殷俊峰

作品数:6被引量:4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民居走西口谱系农宅原真性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语言文字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建筑与文化》《世界建筑》《小城镇建设》《地域研究与开发》更多>>
所获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内蒙古传统乡村聚落谱系溯源
《世界建筑》2025年第2期11-18,共8页殷俊峰 白瑞 李岳岩 陈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2268006,52078402;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2024QNJS053;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课题,2024-WL038;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20LH05021。
中国已进入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的新时期,针对当前内蒙古乡村聚落文化多样性特征丧失的问题,本文追溯了内蒙古近代社会制度的变迁,分析了内蒙古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成发展与民居建筑特征,探索了内蒙古传统乡村聚落的类型谱系与分布格局,反思...
关键词:制度变迁 形成发展 类型谱系 分布格局 文化转向 
内蒙古阿拉善盟村镇聚落空间格局演变及成因
《地域研究与开发》2024年第6期137-143,共7页殷俊峰 柴泽高 王丹 白瑞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2268006);内蒙古自治区直属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2024QNJS053);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课题(2024-WL038)。
为探究内蒙古阿拉善盟的村镇聚落空间在复杂的自然地理和社会系统环境下的演变与发展,基于1988—2023年村镇聚落斑块数据,运用标准差椭圆、平均最近邻等空间格局分析工具,引入空间增长指数、位序规模法则等分析方法,对阿拉善盟村镇聚落...
关键词:村镇聚落 空间格局 影响因素 内蒙古阿拉善盟 
生态视角下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村落价值评价体系建构——以内蒙古土默特地区为例被引量:1
《小城镇建设》2023年第11期41-47,68,共8页殷俊峰 王辉 白瑞 柴泽高 李岳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走西口影响下的内蒙古晋语区乡村聚落空间演化机制研究”(编号:522680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黄土高原新型民居建筑在地装配化模式与设计方法研究”( 编号:52078402);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保护空间体系建构研究”(编号:2020LH05021);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绥远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发展与文化变迁研究”(编号:NJSY19137)。
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国社会发展落后区和生态脆弱保护区,多数村落因未深入挖掘其独特价值而无缘列入传统村落名录,少量被列入的村落又较为分散,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难以发挥带头示范作用,面临着传统建筑与村落风貌被破坏及生态资源恶化的...
关键词:特色村落 生态多维价值 评价指标体系 保护与发展 内蒙古土默特地区 
基于人地系统理论的内蒙古乡村聚落谱系区划被引量:1
《世界建筑》2023年第9期23-27,共5页殷俊峰 柴泽高 白瑞 李岳岩 陈静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2268006,52078402;内蒙古自治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3年度课题。
为避免内蒙古地区乡村发展的同质化,本文从乡村人地系统出发,以影响乡村人居环境异质化的生态本底承载、生产景观格局、社会文化关联3个核心要素为切入点,探究人居环境异质化特征和分布规律,基于地缘、业缘、族缘等不同维度的聚落类型区...
关键词:人地关系 内蒙古乡村 人居环境 谱系区划 特征识别 
内蒙古呼包地区景区依托型乡村圈层发展模式研究被引量:1
《城乡规划》2022年第5期43-52,共10页殷俊峰 柴泽高 王辉 白瑞 
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技术研究项目“绥远地区传统聚落的空间发展与文化变迁研究”(项目编号:NJSY19137);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内蒙古农村牧区聚居模式研究”(项目编号:2019MS05058);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内蒙古草原文化遗产保护空间体系建构研究”(项目编号:2020LH05021)。
在乡村振兴战略和全域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模式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基于圈层理论,聚焦内蒙古呼包地区,从乡村建设参与主体、景观空间资源开发和多元产业要素配置三个维度,对景区依托型乡村发展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内蒙古呼包地区 景区依托型乡村 圈层发展模式 参与主体 景观资源 产业配置 
西口重镇——包头古城浅析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11年第3期91-93,共3页殷俊峰 李岳岩 王世礼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草原牧民定居点住居空间规划设计研究>(50808099)资助项目
明清至民国持续了三百多年的"走西口"改变了内蒙古的风土人情,促进了内蒙古近代城镇的形成。本文以包头为例,对其城镇的形成发展、街道格局、召庙行社、晋风民居、风俗民情进行研究,分析其产生及发展特点,并与其山西的建筑原型进行对比...
关键词:走西口 包头 城镇 街道 民居 地域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