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云佳

作品数:10被引量:2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怀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主题: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教育途径探索践行者林黛玉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语言文字文化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医药导报》《中国高等教育》《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构建长效机制 打造爱心文化被引量:3
《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20期61-62,共2页李佑成 沈云佳 张六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发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伟大号召.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重要讲话中提出高校要承担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使命.这为高校这一...
关键词:文化育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爱心 胡锦涛总书记 文化传承 百年校庆 
医学生医德养成教育途径探索被引量:17
《中国医药导报》2008年第24期125-126,共2页沈云佳 
对医学生实施医德养成教育的途径有很多,主要可以从人文关怀方面、教学管理方面、课堂教学(专业的与非专业的)方面、后期教育方面与学生管理等方面对医学生实施医德养成教育。
关键词:医学生 医德养成教育 途径 
魅力无限——黑力士啤酒电视广告解读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8期42-43,共2页沈云佳 
广告是商品社会、经济社会的一大特色,是商品销售的必不可少的手段与环节。优秀的广告总是以其自身的魅力去“捕获”消费者,促成消费者的消费行为。黑力士啤酒电视广告是一则优秀的电视广告,它充满了艺术魅力与逻辑推理魅力。
关键词:电视广告 魅力 解读 
寂寞长在骨子里——废名小诗《灯》的解读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9期40-40,42,共2页沈云佳 
诗人废名在小诗《灯》中以“灯”为“心灵”隐喻,写出了自己内心深处的美好愿望以及美好愿望无法在现实中实现的万般无奈,长在骨子里的内心深处的寂寞没办法在读书与顿悟中得到排谴与消解。
关键词:《灯》“心灵”隐喻 寂寞解读 
人生多彩 乐章多姿——卞之琳《断章》解读
《名作欣赏(学术版)(下旬)》2006年第6期53-56,共4页沈云佳 
关键词:卞之琳 断章 作品文本 人在楼上 诗歌文本 解读者 叶维廉 中国诗学 明白晓畅 《无题》 
从修辞角度看《至高利益》中主要人物姓名的含义
《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年第1期10-12,共3页沈云佳 
修辞活跃在一切言语活动中,父亲给儿女取名,作家、编剧给其作品中的人物取名也不例外。长篇电视剧《至高利益》中主要人物之姓名就被编剧者赋予了一定的含义。
关键词:《至高利益》 人物姓名 修辞含义 长篇电视剧 
林黛玉 语言顺应论的忠实践行者被引量:4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3期64-65,共2页沈云佳 
语言顺应论,是比利时语用学家维索尔伦在其著作《语用学新解》中提出的。他认为,语言使用实际上是人们不断地对语言作出选择的过程,语言选择必须与语境相顺应。自语言成为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以来,人们都是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践行着语言...
关键词:语言顺应论 语言选择 语境 林黛玉 
论对联创作中的类义词连用手法被引量:2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1期61-63,71,共4页沈云佳 
“类义词连用”是一种重要的对联创作手法,在悠久的、丰富的对联创作中体现了其自身的使用类型、特点与修辞作用,并与“同旁”“用数”“串组”“分总”“缺如”“列品”等手法有着明显的区别。
关键词:对联创作 类义词连用 使用类型 特点 修辞作用 区别 
《诗经》中“以A以B”句浅析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04年第S1期57-58,88,共3页沈云佳 
"以A以B"句《诗经》中共出现12例,表面看,不管"A""B"代之以何词,"以A以B"都相同,实则不然,它共有三种结构形式:以(之)A以(之)B,又A又B,带来A带来B。当"以"作介词与连词时,A与B为同义词或近义词;当"以"作动词时,A与B为类义词。
关键词:诗经 古汉语句式 结构形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