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炯忻

作品数:9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胰腺癌胰液端粒酶大鼠胰腺切除后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肝胆外科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普通外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术中腹腔神经丛阻滞术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疼痛减轻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被引量:10
《临床外科杂志》2006年第2期114-116,共3页杨俊 陶京 王春友 熊炯忻 魏海燕 
目的对不能切除的胰腺癌行姑息手术的同时行无水酒精腹腔神经丛阻滞术,观察其镇痛效果、并发症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122例肿块不能切除、伴消化道梗阻、腹部和/或腰背部癌性疼痛的胰腺癌患者,其中姑息手术加腹腔神经丛阻滞术80...
关键词:腹腔神经丛阻滞术 胰腺癌 疼痛 癌性 
小鼠原位脂肪肝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4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第11期1389-1391,F003,共4页万赤丹 刘涛 韩保卫 杨智勇 周峰 熊炯忻 王春友 
目的 建立了ob/ob小鼠脂肪肝移植模型 ,探讨保证建模成功的关键因素。方法 采用小鼠非动脉化肝移植技术 ,5~ 7周肥胖小鼠为供体 ,正常小鼠为受体 ,双袖套法行原位肝移植。受体肝组织行HE染色和油红O染色 ,血清ALT、AST水平检测采用...
关键词:小鼠 原位脂肪肝 肝移植 移植模型 肝细胞损伤 
大鼠胰腺部分切除后导管细胞增殖规律研究被引量:5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第10期1215-1216,共2页刘涛 王春友 许逸卿 熊炯忻 万赤丹 周峰 陶京 杨智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30 1 70 91 1 )
目的 探讨大鼠胰腺大部分切除术后残余胰腺组织导管上皮细胞增殖的时空规律 ,明确胰腺干细胞组织定位。方法 手术切除大鼠胰腺 90 %组织 ,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后取材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5 溴脱氧嘧啶核苷 (BrdU )标记 ,观察不同分类...
关键词:胰腺 干细胞 再生 大鼠 细胞增殖 
大鼠胰腺次全切除后导管细胞同源盒基因-1表达规律研究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2004年第9期1081-1082,共2页刘涛 王春友 许逸卿 熊炯忻 万赤丹 周峰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30170911)
目的 研究大鼠胰腺大部分切除术后,残余胰腺导管上皮细胞转录因子胰-十二指肠同源盒基因(PDX)-1表达规律,探讨PDX-1表达的意义。方法手术切除大鼠胰腺约90%组织,不同时间点处死动物后取材,解剖显微镜下游离胰腺导管,逆转录-聚合酶链反...
关键词:对照组 PDX-1 胰腺 大鼠 上皮细胞 同源盒基因 切除后 表达规律 导管细胞 转录 
胰液中端粒酶及亚单位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7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04年第7期527-530,共4页刘涛 王春友 万赤丹 熊炯忻 蔡开林 
目的 探讨检测胰液中端粒酶逆转录酶 (hTERT)mRNA表达和端粒酶活性对胰腺癌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对比分析 2 4例胰腺癌和 1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中的hTERTmRNA和端粒酶活性的检测结果。结果 hTERTmRNA在胰腺癌中表达阳性率为...
关键词:胰腺肿瘤 诊断 端粒酶 胰液 
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年第3期357-359,共3页万赤丹 刘涛 周峰 熊炯忻 许逸卿 王春友 
目的 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探讨建模中的手术技巧。方法 采用同系C5 7BL雄性小鼠 ,双袖套法建立小鼠原位肝移植模型 ,共完成 4 0例。结果 手术成功率达到 85 % ,受体长期存活率 (>10 0d)约为 70 % ,移植肝功能保持良好。结论 ...
关键词:原位肝移植 雄性小鼠 手术成功率 长期存活率 移植肝 手术技巧 肝功能 体长 BL 保持 
胰液端粒酶活性与K-ras检测对胰腺癌的诊断价值被引量:3
《临床外科杂志》2004年第4期208-209,共2页万赤丹 周峰 刘涛 熊炯忻 许逸卿 王春友 
目的 检测胰腺癌和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中K ras基因突变和端粒酶活性 ,探讨端粒酶活性与K ras基因突变联合检测对胰腺癌患者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 2 4例胰腺癌和 14例慢性胰腺炎患者胰液 ,K ras基因突变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限制性酶切片...
关键词:胰腺癌 端粒酶 K—ras 基因 
胰十二指肠切除手术并发症的防治被引量:13
《肝胆外科杂志》2002年第6期412-414,共3页陈立波 王春友 熊炯忻 
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预防 胰腺癌 手术并发症 
壶腹周围肿瘤的影像学评价被引量:3
《消化外科》2002年第3期222-225,共4页陈立波 王春友 熊炯忻 
壶腹周围肿瘤恶性程度高,预后差,但由于早期症状不特异、肿瘤位于腹膜后不易发现等而诊断困难,多数患者在出现黄疸、疼痛、明显消瘦等症状时方到医院就诊,而此时肿瘤多已处于进展期,盲目的手术探查往往是无功而返,手术切除率极低.
关键词:壶腹周围肿瘤 影像学评价 CT MRI 腔内超声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