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静

作品数:9被引量:12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建筑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一体化教学乡村聚落教学改革实践建筑计划课程结合更多>>
发文领域:建筑科学文化科学艺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山西建筑》《住区》《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城市建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适应使用者新需求的关中乡村民宿空间更新设计研究被引量:1
《住区》2023年第6期149-154,共6页王晓静 杨丹 温宇 
陕西重点产业创新链(群)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乡村既有民居建筑绿色宜居功能品质提升关键技术与应用”,2020ZDLNY06-01。
乡村“民宿热”后,以农户自建房改造类为主的民宿建筑因空间品质等问题陷入经营困境,严重阻碍了乡村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地方村民作为此类民宿的核心魅力,探讨使用者与空间的作用关系是推动民宿空间更新的重点。以关中地区为例,通过典...
关键词:乡村民宿 关中民居 使用者行为 功能提升 空间更新 
关中乡村宅院空间形态百年变迁研究——以乾县薛录村为例被引量:2
《华中建筑》2018年第3期42-47,共6页王晓静 杨丹 李志民 
为解决关中乡村宅院空间使用低效、封闭等问题,以关中乾县薛录村为实例,从历史演变视角,依托文献调研、田野考察、归纳总结等方法,剖析宅院空间形态从民国到现阶段(1912—2016)百年时间内影响因素、建设指标、使用情况、建筑、院落、过...
关键词:关中 乡村宅院 空间形态 百年变迁 
生活引发的关中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百年变迁研究——以乾县薛录村为例被引量:1
《城市建筑》2018年第2期17-21,共5页王晓静 杨丹 李志民 韩明 
乡村生活是基于乡村生产而展开的日常活动和特殊节日活动的总和。为探讨乡村生活与关中乡村聚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机制,本文以乾县薛录村为田野调研对象,从历史演变视角分析中华民国时期至当下(1912~2016年)乡村激烈变化百年时间内生活及...
关键词:生活 关中乡村聚落 居住空间 公共空间 
宅基地制度引发的关中乡村聚落空间肌理百年变迁研究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17年第5期233-235,共3页王晓静 杨丹 许懿 刘武 
宅基地制度决定着乡村宅基权属、划分和获取方式,是国家控制乡村的直接手段。为探讨宅基地制度对关中乡村聚落空间肌理的影响机制,依托文献调研、田野调研、归纳总结等方法,选取民国到现阶段乡村激烈变化的百年(1912-2016)时间,剖析宅...
关键词:宅基地制度 关中乡村聚落 空间肌理 百年变迁 
建筑学专业高年级理论与设计课程结合的教学改革实践被引量:1
《陕西教育(高教版)》2013年第11期69-,共1页李帆 李志民 王晓静 
建筑学是应用性的综合学科,如何将专业理论课程与设计课程进行合理有效的结合,一直是建筑学本科专业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文章通过从学生学习方式、理论课程特点、设计课程特点三方面分析建筑学专业高年级的特点,提出专业理论课程...
关键词:一体化教学 理论结合设计 建筑计划 
从生活特征的角度探讨居住建筑设计——以延安地区为例被引量:1
《城市建筑》2013年第7期35-36,共2页白景瀚 王晓静 李志民 
近些年来,在延安当地建设的诸多住宅楼中,有很多住宅建筑是不假思索从外地照搬或者直接复制到延安地区的,造成当地居民"生活行为与空间对应"的不符合。
关键词:延安地区 生活特征 居住建筑 
乡村特色产业规划研究——以延长县黑家堡镇为例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年第4期249-252,共4页王艳安 李志民 王翠萍 刘冬 王晓静 
通过对黑家堡镇产业现状的调查和分析,依据产业集聚理论、"一村一品"经济理论和增长极理论,分别对黑家堡乡村特色产业发展进行了规划,并对重点特色产业进行了空间布局安排。
关键词:特色 产业规划 黑家堡 
内蒙古建筑风格研究现状及问题评述被引量:1
《建筑与文化》2010年第2期107-111,共5页罗佳乐 王晓静 
在建筑的地域性越来越受到重视的今天,内蒙古建筑风格的确立及定位却仍然较为模糊。文章通过回顾内蒙古自治区建国以来建筑风格的发展及研究历程,将已有理论成果及部分建筑实例按照传承地域文脉方法的不同分成三种类型,并加以分析和评...
关键词:内蒙古 建筑风格 综述 
陕北地区小城镇传统商业街空间形态研究被引量:4
《山西建筑》2008年第22期34-35,共2页陈乐 王晓静 温宇 
从线状空间、空间结点、边界空间三方面对陕北地区小城镇传统商业街空间形态进行了探讨,通过对传统商业街空间形态特征的分析,为传统商业街的保护与更新提供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传统商业街 小城镇 空间形态 特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