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晨

作品数:12被引量:55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颅内动脉超微结构症状性鞍上区经鼻入路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神经外科杂志》《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中华实验外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管介入治疗对炎症影响研究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年第11期125-127,共3页王修玉 王晨 刘勇 殷硕 冯学泉 常斌鸽 
天津市卫生健康科技项目青年项目(TJWJ2021QN017)。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早期血管内介入治疗后患者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NL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计数比值(PLR)和血小板相关参数变化,分析该治疗方法对患者的影响。方法纳入2021年1—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治疗的急性缺...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 血管内介入治疗 血小板相关参数 炎症反应 
症状性非急性颅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治疗探讨被引量:4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20年第6期519-527,共9页冯振广 王晨 盛志国 周宝生 杨帆 常斌鸽 
目的初步探讨症状性非急性颅内动脉闭塞血管再通治疗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纳入2008年12月至2019年8月接受血管再通治疗的61例症状性非急性颅内动脉闭塞病例,脑梗死溶栓血流分级(TICI)评价血管再通率、记录围手术期并发症,改良...
关键词:动脉闭塞性疾病 颅内动脉疾病 血管成形术 手术中并发症 预后 
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微小动脉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2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9年第2期135-139,共5页常斌鸽 王修玉 周宝生 王晨 盛志国 杨帆 马景鑑 李牧 郑首学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重点攻关项目(14KG104)
目的:探讨颅内微小动脉瘤介入栓塞的治疗方法及操作经验。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8年12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颅内微小动脉瘤患者120例,均采用介入栓塞的方法治疗,通过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临床资料,评价血管内治疗的临床...
关键词:介入治疗 微小动脉瘤 颅内动脉 
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慢性闭塞的临床效果被引量:3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2018年第4期324-328,共5页常斌鸽 王晨 盛志国 周宝生 马景鑑 李牧 
天津市卫生局科技基金重点攻关项目(14KG104)
目的:评价介入开通治疗症状性颅内动脉慢性闭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27例症状性颅内动脉慢性闭塞患者,均采用介入开通治疗,分析开通情况和手术相关并发症,于术前和术后采用血流评定(TICI...
关键词:颅内动脉 慢性闭塞 介入治疗 随访研究 
不同基因型戊型肝炎病毒株宿主选择性差异的基因突变分析
《实用检验医师杂志》2018年第1期1-4,共4页王晨 付红伟 杨桂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401746)~~
目的初步探讨影响不同基因型戊型肝炎病毒(HEV)能否跨物种传播的核苷酸或氨基酸突变位点的特点。方法从DNA序列Gen Bank数据库获得87株HEV全基因组序列,根据宿主选择不同的特点将其分为H类和Z类,其中H类为基因1型和2型,Z类为基因3型和4...
关键词:戊型肝炎病毒 宿主 核酸决定子 
创伤性椎动脉断裂介入栓塞治疗一例并文献复习
《中华神经创伤外科电子杂志》2016年第1期54-56,共3页冯振广 郑首学 常斌鸽 王嵩 王晨 盛志国 周宝生 万晨光 李牧 
创伤性开放性椎动脉损伤处理比较棘手,尤其是椎间孔开放性损伤后,出血极为汹涌,严重危及患者生命,需要快速有效的外科治疗。而目前对于创伤性椎动脉损伤的救治尚无统一规范。椎间孔开放性骨折、椎动脉断裂后出血的压力差和失血量非...
关键词:椎动脉断裂 栓塞治疗 
神经内镜经鼻入路颅底中线区可暴露面积、鞍上区操作空间的应用解剖研究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6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2016年第1期31-35,共5页王嵩 张丙杰 王晨 盛志国 万晨光 李牧 
目的了解神经内镜经鼻入路至颅底中线区及鞍上区的内镜解剖特点,以及颅底中线区可暴露面积和鞍上区的可操作空间,探讨该入路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适用范围。方法2013年9月—2014年9月选用新鲜成人尸头10具,红色与蓝色明胶分别灌注动、...
关键词:神经解剖学 神经内窥镜 颅底 鞍上区 经鼻手术入路 
原发性脑创伤后人脑皮层差异蛋白质组研究被引量:6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年第2期72-75,共4页王晨 杨树源 张学敏 杨新宇 王鸿丽 刘炳玉 王杰 魏开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0271331)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不同程度脑创伤后的人脑皮层蛋白质组表达变化的情况。方法将临床标本以GCS评分分为中度和重度损伤组,提取脑挫伤部位皮层的总蛋白。通过双向电泳,分离蛋白。应用胶内酶切、生物质谱,鉴定由图像分析软件所...
关键词:差异蛋白质组学 脑创伤 双向电泳 生物质谱 
神经蛋白质组学—神经科学研究的新方向被引量:6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第7期386-387,共2页杨树源 王晨 
关键词:神经科学研究 蛋白质组学 《NATURE》 后基因组时代 新方 人类基因组 2001年 1994年 基因组表达 1999年 生命科学 功能活动 生物功能 整体水平 遗传信息 澳大利亚 生命过程 全序列 
急性重型脑外伤后脑蛋白表达变化的蛋白质组研究被引量:14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年第6期363-366,共4页王晨 张学敏 杨树源 杨新宇 王鸿丽 刘炳玉 王杰 魏开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1331)
目的应用蛋白质组学技术,研究重型人脑外伤后的脑皮层蛋白质组表达变化的情况。方法提取脑挫伤部位皮层的总蛋白。通过双向电泳,分离蛋白。应用胶内酶切、生物质谱,鉴定由图像分析软件所得出的具有表达差异的蛋白质点。结果在急性期8h内...
关键词:表达变化 脑外伤后 急性重型 脑蛋白 蛋白质组学技术 氧化应激反应 蛋白表达水平 蛋白质组技术 代谢反应 显著性差异 蛋白表达谱 蛋白质表达 急性期 双向电泳 生物质谱 表达差异 分析软件 细胞骨架 蛋白合成 信号传导 代偿反应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