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锦志

作品数:32被引量:137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射频消融射频消融治疗下腔静脉起搏器峡部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家庭医学(上半月)》《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单根导线VDD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05年第3期207-207,共1页曾治宇 王方正 张澍 王锦志 余培贞 张奎俊 华伟 
关键词:VDD起搏器 临床应用 导线 VDD起搏系统 窦房结功能 植入技术 房室阻滞 功能正常 90年代 早期患者 生理性 
致命性心律失常有治法
《家庭医学(上半月)》2004年第9期7-8,共2页陈新 王方正 张澍 华伟 孙瑞龙 张奎俊 马坚 任自文 余培贞 王锦志 
由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陈新等人完成的“心脏起搏及埋藏式心律转变除颤器治疗致命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研究”,获2003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关键词:致命性心律失常 治疗 射频消融 永久性心脏起搏器 
经下腔静脉途径反推力牵引法拔除永久性起搏电极导线被引量:12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1年第3期153-155,共3页马坚 王方正 张澍 余培桢 王锦志 华伟 张奎俊 楚建民 陈柯平 姚焰 
采用经下腔静脉途径 ,对 11例起搏器术后顽固性感染和 2例电极导线断裂患者的电极导线进行血管内反推力牵引拔除术。需拔除电极导线共 17根 (心房和心室电极导线分别为 5和 12根 ) ,其中 15根因起搏器囊袋感染和破溃需拔除的电极导线置...
关键词:电极导线拔除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反推力牵引法 
对比观察射频消融右房后位峡部和间隔峡部治疗典型心房扑动的疗效被引量:3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0年第2期101-103,共3页马坚 楚建民 王方正 余培桢 王锦志 张奎俊 华伟 陈新 孙瑞龙 
对比观察射频消融右房后位峡部和间隔峡部治疗心房扑动 (简称房扑 )两种方法的疗效。 41例房扑患者随机分为后位峡部组 ( 18例 )和间隔峡部组 ( 2 3例 ) ,消融线径分别为三尖瓣环—下腔静脉和三尖瓣环—欧氏嵴。成功消融终点为房扑不能...
关键词:心房扑动 峡部 导管射频消融 疗效 
经上腔静脉途径射频消融右侧前上和前间隔房室旁道被引量:5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0年第1期32-34,共3页王中 马坚 楚建民 华伟 张澍 王锦志 余培桢 姚焰 王方正 
报道经上腔静脉途径射频消融右侧前上和前间隔房室旁道的体会。 13例右侧前上或前间隔单一房室旁道患者 ,常规下腔静脉途径消融未能成功 ,失败原因包括 :消融电极与心肌接触不良或难以固定于三尖瓣环上。改经上腔静脉途径成功消融阻断...
关键词:房室旁道 上腔静脉 下腔静脉 射频消融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应用被引量:13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9年第4期245-248,共4页王方正 张澍 华伟 张奎俊 尤士杰 余培桢 王锦志 马坚 楚建民 姚焰 牛国栋 陈新 
目的 观察三腔双心室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效果。方法 患者男性 2例 ,女性 1例 ,平均年龄 5 7岁 ,为充血性心功能衰竭伴左束支阻滞 ,植入三 (四 )腔双心室起搏器。左心室起搏通过冠状静脉窦植入 2 187或 2 188电极导线 ,置于心后静...
关键词:双心室起搏 充血性心力衰竭 治疗 
可对情绪变化起反应的闭环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被引量:3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9年第3期171-172,共2页华伟 王方正 张奎俊 余培桢 王锦志 马坚 楚建民 孙瑞龙 陈新 
目的 目前应用以感知运动的传感器为基础的频率适应性起搏器,在患者发生情绪变化时不能够提高起搏频率,本组报道新近开发的可感知情绪变化的闭环频率适应性起搏器的临床应用。方法 7 例患者,男性5 例,女性2 例,因窦房结变时...
关键词:频率适应性 闭环 情绪变化 心脏起博器 
长PR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慢径的安全性被引量:2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9年第4期292-294,共3页楚建民 王方正 张晓东 马坚 孙瑞龙 张奎俊 方丕华 李一石 华伟 王锦志 余培贞 田瑞国 朱克平 鲁志民 陈新 
目的 探讨窦律时PR已延长 ( >2 0 0ms)的房室结双径路的电生理特点和慢径消融的安全性。方法 观察 11例长PR组患者的电生理特点和射频消融慢径对PR和AH等心内参数的影响 ,并与 3 3例正常PR组对照。结果 长PR组患者无房室结双径路 ,...
关键词:房室结双径路 电生理 射频消融 安全性 
射频消融治疗起源于左室流出道的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频发性室性早搏被引量:13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9年第2期126-129,共4页马坚 王方正 余培桢 王锦志 张奎俊 华伟 楚建民 方丕华 孙端龙 陈新 
目的观察左室流出道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频发性室性早搏患者的射频消融治疗结果,探讨此类患者的射频消融指证。方法5例患者因非持续性室速和频发性室性早搏而引起明显临床症状,药物治疗无效。采用起搏标测法确定室速和室...
关键词:室性心动过速 室性早搏 流出道 射频消融 
双腔起搏器自动工作方式转换功能在阵发性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患者的评价被引量:1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1998年第B09期16-18,共3页华伟 王方正 余培贞 王锦志 张奎俊 马坚 楚建民 方丕华 田瑞国 朱克平 鲁志民 孙瑞龙 陈新 
评价双腔起搏器自动工作方式转换功能的可靠性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0例患者,男性8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62.31岁。因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及三度房室阻滞植入了带有自动工作方式转换功能(AMS)的双腔起搏器。10例患者中,8例伴有阵发性...
关键词:患者 双腔起搏器 房性快速心律失常 阵发性心房颤动 心室 AMS 植入 治疗 三度房室阻滞 快速房性心律失常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