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放

作品数:4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施氮不同栽培模式栽培模式旱地覆草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4
视图:
排序:
栽培模式及施氮对冬小麦-夏玉米体系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2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2010年第5期1078-1085,共8页张宏 周建斌 王春阳 董放 郑险峰 李生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30);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8BADA4B09);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06)资助
通过位于陕西杨凌的为期6年的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长期覆盖栽培(常规、垄沟、覆草及控水)及施氮量(N0、120、240 kg/hm2)对小麦-玉米轮作体系作物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模式相比,垄沟和覆草模式均显著增加了玉米子...
关键词:栽培模式 小麦-玉米轮作 产量 水分利用效率 
不同栽培模式及施氮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土壤肥力及硝态氮累积的影响被引量:18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10年第4期693-697,共5页张宏 周建斌 王春阳 董放 李凤娟 
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西北干旱区高效施肥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8BADA4B09)资助
以在陕西关中土垫旱耕人为土区进行的连续6年定位试验为对象,研究了长期覆盖栽培及施氮量对玉米?小麦轮作体系下土壤有机质、全氮及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和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有机质和全氮含量的影响为覆草>垄沟>...
关键词:栽培模式 施氮量 玉米-小麦轮作 硝态氮残留 土壤剖面 
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和施氮对土壤水分、温度及氮素矿化的影响被引量:1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12期108-114,共7页董放 王媛 关维刚 周建斌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571087;40773057和3023023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目的】为旱地土壤的水肥调控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03~05利用田间原位培养方法,研究了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常规对照(不覆盖无灌溉)、覆膜(覆盖地膜)和覆草(覆盖秸秆,4500kg/hm。))和施用氮肥(施用...
关键词:栽培模式 田间原位培养法 水分 温度 氮素矿化 旱地 
旱地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水分和矿质氮含量的时空变化被引量:6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7年第3期51-57,共7页关维刚 周建斌 董放 李生秀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0230230);面上项目(30370288和40571087);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006)
以田间试验为研究手段连续两年研究了旱地不同栽培模式和施用氮肥对冬小麦生长期间土壤水分、硝态氮和铵态氮含量时空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相比,覆膜和覆草均显著增加了0-5、5-10和10-20cm土层水分含量,而施用氮肥却是0-20 cm...
关键词:覆草 覆膜 土壤水分 硝态氮 铵态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