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年冲

作品数:16被引量:168H指数:9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气象局更多>>
发文主题:对流云夏季人工增雨夏季对流云新一代天气雷达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应用气象学报》《气象科技》《气象》《气象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强对流系统中对流云合并的观测分析被引量:14
《气象科学》2011年第1期100-106,共7页翟菁 黄勇 胡雯 蒋年冲 牟容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0675001;40905019);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2009008)
用雷达等观测资料以及LAPS(Local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System)中尺度再分析场资料,对2009年6月14日在河南、安徽等地引发冰雹大风天气的两个强对流系统的形成演变过程中的对流云合并现象进行观测分析。研究表明,不论是单体间的合...
关键词:强对流 对流云合并 中尺度对流系统 LAPS 
一次积层混合云降水过程增雨条件分析被引量:12
《气象》2010年第11期59-67,共9页翟菁 黄勇 胡雯 蒋年冲 陈晓红 曾光平 
中国气象局云雾物理环境重点开放实验室开放课题20090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675001“江淮夏季对流云合并的观测和机理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905019“江淮流域强天气过程中对流云合并现象之地空联合观测研究”共同资助
基于中尺度数值模式MM5,新一代天气雷达、静止气象卫星和雨量等观测资料,对安徽省秋季旱期一次降水过程的增雨条件进行了分析。首先,模式预报的云降水结构与实况在总降水量及分布、云系回波特征、移动趋势方面基本一致,模式产品具有一...
关键词:增雨 中尺度模式 新一代天气雷达 
安徽大别山一次强雨雪天气过程降水粒子特征分析被引量:23
《气象》2010年第6期79-84,共6页蒋年冲 胡雯 邵洋 周述学 
中国气象局<国家级人工影响天气决策指挥系统维持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人工影响天气关键技术与装备研发>编号:2006BAC12B00;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编号40675001)共同资助
通过对降水粒子特征研究,以便探讨云、降水的形成机制。利用一台安装在安徽大别山区潜山县气象局楼顶无障碍平台上,德国OTT公司生产的Parsivel激光降水粒子测量系统所获取的2008年1月26—28日强雨雪天气过程的2540份资料,对不同降水类...
关键词:强雨雪过程 降水粒子 谱分布 
夏季对流云人工增雨效果评价方法初探被引量:29
《气象科学》2008年第1期100-104,共5页蒋年冲 曾光平 袁野 蔡辉 王成章 
国家科技部攻关计划(2001BA610-06);安徽省“十五”重点工程“安徽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省级人影业务系统》
由于对流云尺度小、生消快,降水时空分布不均匀等特点,对其进行人工增雨效果评价是十分困难的事。本文利用2003年在“江淮地区对流云人工增雨外场试验”试验区获取的对流云人工增雨监测资料,采用成对对流云试验方案,开展对对流云人...
关键词:夏季 对流云 人工增雨 效果评价 
夏季催化对流云雷达回波特征对比分析被引量:12
《气象》2008年第1期41-47,I0002,I0003,共9页袁野 冯静夷 蒋年冲 吴汪毅 
安徽省"十五"重点工程"安徽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安徽省气象局KG200706项目
对"江淮地区对流云人工增雨外场试验"中3次催化作业过程,催化云和对比云新一代天气雷达回波特征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催化云的平均维持时间比对比云长51.2%,平均回波面积比对比云多17%,催化云每个体扫的平均总液态含水量要高于对比云,整...
关键词:对流云 人工增雨 新一代天气雷达 物理检验 对比分析 
安徽夏季中γ尺度对流云的雷达回波特征被引量:9
《气象》2007年第10期9-14,共6页蒋年冲 刘娟 胡雯 卢海 宋子忠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省级人影业务系统>(编号:CMATG2005M34);中国气象局多轨道业务建设<安徽省人影作业效果检验业务建设>项目共同资助
探讨夏季不同类型降水系统中对流性降水云的结构、降水形成机制,旨在为人工影响天气提供技术途径。利用合肥新一代天气雷达(CINRAD)监测到的13933个中γ尺度对流云体,按5种天气类型对其生命史、基本反射率、回波顶高、回波厚度、垂直累...
关键词:雷达回波 中-γ尺度 对流云 
抗旱型火箭人工增雨效果检验方法初步研究被引量:24
《气象》2006年第8期54-58,共5页蒋年冲 吴林林 曾光平 
中国气象局气象新技术推广项目<基于新一代天气雷达的省级人影业务系统>资助
为了在人工增雨作业中及时进行效果评估,利用2005年江淮地区人工增雨试验基地的资料,采用区域雨量对比分析、地面增雨效果的回归分析和增雨效果的物理检验方法,对2005年6月9日、8月3日两次人工增雨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两次...
关键词:人工增雨 效果检验 物理检验 
不同云天条件下水汽含量特征及其变化分析被引量:34
《气象科学》2005年第4期394-398,共5页袁野 王成章 蒋年冲 朱海波 
国家科技部攻关计划(编号:200BA610-A-06);安徽省"十五"重点重点工程"安徽省空中云水资源开发利用工程"项目资助
大气中水汽含量的探测,是人工影响天气的基础条件之一,我们利用2002年6月18日到28日期间,安徽屯溪站的GPS水汽监测数据分析了该站出现不同云天条件下的水汽含量的特征,提出了适合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的云天条件。以及分析该时段内水汽含量...
关键词:GPS水汽监测 水汽含量  人工影响天气 
利用CINRAD资料分析南方夏季对流性降水云的基本特征被引量:5
《应用气象学报》2005年第2期264-266,共3页蒋年冲 陈秋萍 陆大春 曾光平 袁野 申宜运 
"十五"科技攻关: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及示范2001BA610A0601;02;05课题资助。
关键词:降水云 对流性 资料分析 特征 夏季 南方 新一代天气雷达 2000年 2002年 2001年 跟踪观测 对流云 合肥市 安徽省 龙岩市 建阳市 福建省 生命史 研究所 消散 
江淮地区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基地的可行性分析被引量:6
《应用气象学报》2003年第b03期151-155,共5页蒋年冲 吴必文 袁野 朱翚 申宜运 夏卫宏 欧玉光 张中平 江大纯 李显武 
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 96 90 8 0 7);( 2 0 0 1BA6 10A 0 6 0 1)共同资助。
利用 1 989~ 1 999年 5~ 9月资料 ,从地理环境条件、天气背景及降水资源条件、研究基地开展对流云人工增雨可能性 ,对江淮地区建立对流云人工增雨技术研究基地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 :该地区实验期有足够的对流云可供开展人工增雨研究 。
关键词:江淮地区 对流云 人工增雨技术 地理环境 天气背景 降水资源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