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秀莲

作品数:17被引量:15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低品位萃取赤泥更多>>
发文领域:冶金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稀有金属》《中国钼业》《有色金属(冶炼部分)》《中国钨业》更多>>
所获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溶剂萃取法提钪研究进展被引量:5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8-12,共5页李小康 许秀莲 
综述了钪在不同萃取体系中的萃取机理,以及各种提钪的原料和方法,鉴于我国的钪资源分布特点,指出了钪提取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 溶剂萃取 提取钪 赤泥 
低品位铜锌混合矿加压浸出研究被引量:13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5-9,共5页李小康 许秀莲 
研究了低品位多金属铜锌混合矿的浸出条件.探讨了氧分压、酸度、温度、反应时间、添加剂等因素对铜锌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铜和锌的浸出率可达98%和99%,提高了矿产资源的利用率.利用直接加压浸出的方法取代传统的焙烧———浸出工艺,...
关键词:加压浸出 综合利用 铜锌混合矿 添加剂 
湿法分离含锌物料中砷的工艺述评被引量:3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3年第5期19-22,共4页许秀莲 戴孟良 
本文对近年来含锌物料中砷的湿法分离工艺研究进行了简要回顾,重点评价了几种典型方法,并对此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湿法 含锌物料 砷的分离 述评 
从赤泥中综合回收有价金属工艺的研究进展被引量:56
《轻金属》2003年第10期18-22,共5页廖春发 卢惠明 邱定蕃 许秀莲 
本文对国内外各种氧化铝生产方法所产生的赤泥的物质组成 ,即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进行了叙述 ;着重综述了国内外从赤泥中综合回收各种有价金属包括铁、钛、铝、钪和其它稀土元素等的还原炼铁———炉渣浸出工艺、焙烧还原———磁选——...
关键词:赤泥 综合回收 有价金属 
从锡电解阳极泥中综合回收Pb、Bi的研究被引量:14
《有色冶炼》2001年第6期15-17,36,共4页许秀莲 徐志峰 
采用氧化焙烧 -水热脱铅 -盐酸溶铋工艺 ,从锡电解阳极泥中分离 Bi、Pb,产出优质氯氧化铋、氯化铅结晶和锡精矿 。
关键词:阳极泥 氧化焙烧 氯化铋 氯化铝 综合回收 炼锡 
钼酸铵晶体生长动力学研究被引量:1
《中国钼业》2001年第2期34-37,共4页万林生 郭年祥 许秀莲 廖春发 徐志峰 邓庚凤 易永鹏 
研究了四钼酸铵 (AQM )晶体生长速率、反应历程和控制性步骤。结果表明 :AQM晶体线生长速率( L)在 0 .3~ 1.75 μm/min范围内。过饱和生成速度大于消除速度的结晶初期 ,结晶过程处于相变反应控制的动力学区域 ,该区域 L和溶液过饱和...
关键词:钼酸铵 晶体生长 速率 反应历程 控制性步骤 
离子交换法制取精制钨酸钠工艺研究被引量:2
《中国钨业》2001年第1期31-34,共4页万林生 廖春发 许秀莲 郭年祥 徐志峰 邓庚凤 
采用717型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指 ,从钨酸钠溶液中吸附钨 ,并净化除去硅、磷、砷杂质 ,利用NaOH和化合物A的协同解吸作用 ,大幅度提高了负载WO42 -树脂的解吸率。在控制解吸液结晶程度的条件下 ,制取出了高纯钨酸钠。
关键词:钨酸钠 离子交换 解吸剂 协同解吸 
用P507D萃取剂萃取铟的再使用性能的研究被引量:4
《稀有金属》2000年第5期398-400,共3页许秀莲 唐冠中 
国家"九五"重点攻关项目
对P50 7D的负载有机相进行了反萃及再生研究。采用 3mol/LHCl +1mol/LZnCl2 的混合液作为反萃取剂 ,以O/A =1∶1的相比 ,反萃三次 ,99%以上的铟得到反萃。空载有机相进一步经HCl再生后 ,返回使用。在相同条件下 ,与P2 0 4进行了对比试...
关键词:酸性磷类萃取剂  溶剂萃取 再使用性能 
P507D从稀硫酸溶液中萃取铟的研究被引量:15
《稀有金属》2000年第4期256-259,共4页许秀莲 唐冠中 邹发英 
国家"九五"重点科研攻关项目
介绍了一种可替代P2 0 4用于萃取铟的P5 0 7改良萃取剂。研究了萃取剂的萃取性能 ,考察了有机相中萃取剂浓度、有机相与水相的体积比相互接触的时间 ,以及水溶液酸度对铟的萃取和In、Fe分离的影响。在最佳操作条件下 ,经过两级逆流萃取 ...
关键词: 萃取 酸性含磷萃取剂 稀硫酸溶液 炼锌 
磷类混合萃取剂对铟、铁分离的研究被引量:8
《南方冶金学院学报》2000年第1期55-59,67,共6页许秀莲 唐冠中 刘长生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子课题!(96-119-03-03-02-A)
介绍了混合萃取剂的组成 ,考察了萃取剂浓度、相比、平衡时间以及料液 pH值对In萃取及In、Fe分离的影响 .在最佳操作条件下 ,经过 2级逆流萃取 ,98%以上的In得到提取 .
关键词: 萃取  分离 磷类混合萃取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