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小丰

作品数:7被引量:0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橡皮》新小说扁平化白描复调更多>>
发文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青年文学家》《四川戏剧》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在内在性与超越性之间:巴迪欧对戏剧的重新定位
《四川戏剧》2024年第12期61-65,共5页谢小丰 戴登云 
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现代西方‘理论’的本源性反思与批判”(项目编号:23YJA751003)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巴迪欧认为,戏剧是一种在内在性与超越性之间发生的艺术事件。这一定义需要从三个层面来理解。首先,从艺术形式上来看,戏剧是一种处于舞蹈和电影之间的艺术,需要在身体的内在性与影像的超越性之间保持一种张力。其次,从艺术要素上来说,...
关键词:巴迪欧 戏剧 内在性 超越性 艺术事件 
从《橡皮》分析新小说之“新”
《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10Z期124-124,共1页谢小丰 
罗伯-格里耶在他的新小说《橡皮》中勇于打破小说传统,力图通过自己的革新给小说这种文学体裁带来新的活力。本文旨在通过《橡皮》这部小说分析新小说中的'新现实主义'以及新小说带来新的阅读方式,以此来分析新小说之'新'。
关键词:新小说 新现实主义 阅读方式 
论《橡皮》中罗布-格里耶的新小说阅读观
《青年文学家》2016年第10Z期131-131,133,共2页谢小丰 
罗伯-格里耶在他的新小说《橡皮》中颠覆小说传统,开辟了新小说创作,对读者提出邀请,邀请其参与小说创作,赋予读者解读和自己发挥的自由。本文尝试对《橡皮》中读者的角色和阅读的自由进行分析,挖掘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阅读观。
关键词:读者 阅读观 自由 新小说 
论《橡皮》中小说创作的“游戏”与“空白”
《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10Z期53-54,共2页谢小丰 
罗伯-格里耶在他的新小说《橡皮》中进行了大胆的文学创作实验,作者通过游戏写作和故意留下空白,试图打破传统小说的藩篱,建立起一种新的作者-读者关系。本文尝试对《橡皮》中的"游戏"和"空白"进行分析,挖掘罗伯-格里耶的新小说创作方式。
关键词:游戏 空白 作者-读者关系 新小说 
论《橡皮》中的重复描写与同声复调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S1期72-74,共3页谢小丰 
罗伯-格里耶在《橡皮》这部新小说中使用了重复描写和同声复调,通过不同的人物以各自的角度对同一事物进行描述和解释,抹杀客观真实性,凸显世界的主体性。通过人物主观性的对照来揭示主体间性,从而构成同声复调。正是通过这一系列手段罗...
关键词:新小说 重复描写 同声复调 主体间性 
《橡皮》中的无深度描写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S2期30-33,共4页谢小丰 
罗伯-格里耶新小说美学之"新"最主要体现就是无深度描写。在《橡皮》中,作者通过对物体和对意识的无深度描写,使小说世界扁平化,从而破除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文学和文化传统,以期与世界建立一种全新的联系。本文尝试对《橡皮》中的无深...
关键词:新小说 小说新美学 无深度描写 扁平化 白描 
新小说写作的“零度”——论《橡皮》对深度神话的解构
《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7期17-19,共3页谢小丰 
新小说是在对传统小说的颠覆中产生的。所以,对于新小说家来说,"破"比"立"更重要。新小说派的领袖罗伯·格里耶将矛头直接指向文学传统的源头——深度神话,并希望从对深度神话的解构中建立一种新的小说形式。在《橡皮》中,罗伯·格里耶...
关键词:深度神话 侦探小说 古典悲剧 重复形象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