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萍

作品数:13被引量:6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苏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心电图心房颤动P波离散度房性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颤动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内蒙古医学杂志》《临床心血管病杂志》《现代医药卫生》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aVR导联ST段抬高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危险分层中的临床意义
《现代医药卫生》2011年第21期3218-3221,共4页肖霖 赵丽萍 张国辉 
目的:分析心电图aVR导联ST段抬高[aVR(+)]与临床变量和心肌梗死溶栓(TIMI)危险度评分组合在不稳定心绞痛和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的价值与意义。方法:在205例患有UA/NSTEMI的病人中,选择入院心电图aVR(+)超过0.5 mm的进行回顾...
关键词:AVR导联 急性冠脉综合征 危险分层 
交接性逸搏伴左后分支阻滞文氏现象的逸搏反复二联律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年第6期457-458,共2页赵丽萍 周冀杭 
患者男性,69岁.胸闷气急入院.临床诊断: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图为Ⅰ、Ⅱ、Ⅲ导联同步记录.图中可见2个心搏为一组的序列反复出现,2个心搏组中:R'1延迟出现,其前无P波,R'2-R'1间期均为1.08s,为房室交接性逸搏.
关键词:左后分支阻滞 文氏现象 心电图 诊断 房室交接性逸搏 反复搏动二联律 并发症 
室性早搏伴折返径路及室房传导双文氏现象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3年第6期435-436,共2页周冀杭 赵丽萍 
患者男,79岁,因咳嗽、气喘入院.临床诊断:高血压心脏病.图为Ⅱ导联记录:基本心律为窦性,图中可见室性早搏(PVS)二联律成组出现,其联律间期逐渐延长,分别为400ms→470ms→510ms和400ms→460ms,随着早搏联律间期的逐渐延长,早搏消失,出现...
关键词:室性早搏 折返径路 室房传导 双文氏现象 心电图 诊断 
异常J波致猝死2例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2年第4期267-268,共2页赵丽萍 孙秋月 
关键词:异常J波 猝死 病例报告 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诱发尖端扭转性室速1例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1年第4期281-282,共2页杨剑峰 赵丽萍 
关键词: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尖端扭转性室速 
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第4期186-186,共1页赵丽萍 俞蓉蓉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并发症 心电图 AMI Q波型 ECG 
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及房性心律失常的关系被引量:6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1年第1期5-6,共2页赵丽萍 俞蓉蓉 
目的 :探讨 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 (含特发性 )心房颤动 (AF)及房性心律失常 (AR,含频发性房性期前收缩或多源性房性期前收缩伴或不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的关系。方法 :观察测量30例 AF(AF组 )和 30例 AR患者 (AR组 ) 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
关键词:心房颤动 房性心律失常 心电描记术 P波离散度 
21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房颤动的临床意义
《实用心电学杂志》2000年第6期425-426,共2页赵丽萍 俞蓉蓉 叶润青 
目的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心房颤动(Af)的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相关指标。结果 AMI合并Af者21例,其发生率为19.4%。AMI合并Af组与无Af组在年龄、心功能分级、梗死范围、严重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死亡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心房颤动 并发症 临床意义 
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心房颤动及房性心律失常关系之探讨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0年第4期297-298,共2页赵丽萍 俞蓉蓉 
目的 :探讨P波离散度与阵发性 (含特发性 )心房颤动及房性心律失常 (频发房性早搏或多源性房性早搏伴 不伴短阵房性心动过速 )的关系。方法 :观察测量 3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和 30例阵发性房性心律失常患者P波离散度、P波最大时限 ,并与34...
关键词:P波离散度 阵发性心房颤动 房性心律失常 
风心并房颤迷宫手术及瓣膜置换后的心电图随访
《江苏实用心电学杂志》1999年第5期268-269,共2页赵丽萍 贾志越 
对9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合并房颤(Af)患者施行COX迷宫手术加瓣膜置换。心脏复跳后即刻窦性心律6例,房扑(AF)、Af各1例,交接性心律1例,其中AF、Af者均于15 d后转为窦性心律、交接性心律者转为房性心动过速术后心电图(ECG)随访9—42个月,...
关键词:房顫 心电图 迷宫手术 瓣膜置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