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晓馨

作品数:25被引量:4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市委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贸易摩擦金融危机国际贸易摩擦对外贸易多主体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党政干部学刊》《辽宁行政学院学报》《中国证券期货》《沈阳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关于沈阳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的对策研究被引量:2
《沈阳干部学刊》2019年第5期52-54,共3页邓晓馨 陈娟 
当前,在开发区正在经历深刻转型的背景下,沈阳开发区发展中的体制机制问题日益突出,不仅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权限下放亟待深化,也面临着运营市场化程度、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和整体竞争力不高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以'大部制'建设为核心...
关键词:开发区 体制机制 创新 
探索辽宁创新驱动经济转型升级的路径被引量:3
《沈阳干部学刊》2014年第6期23-24,共2页邓晓馨 
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是工业化发展的必然趋势,这也是辽宁摆脱传统生产要素驱动对经济发展的羁绊的关键途径。辽宁在实施创新驱动经济发展战略中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也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确立创新驱动的战略地位、优化创...
关键词:创新驱动 经济结构 转型升级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管理模式、核心主体与战略特征——日本、美国经验比较被引量:1
《商业时代》2014年第21期25-27,共3页邓晓馨 
2011年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1JZD050);2013年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YJA790113)
日美贸易摩擦协调机制都具有明确的法律基础、健全的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管理机构、多主体多层次的协调联动以及高效的贸易摩擦预警机制。同时,日美两国协调机制具有不同的总体战略和核心主体,并诉诸不同层次的贸易摩擦和争端解决机制,从...
关键词:贸易摩擦 协调机制 比较 
对外贸易发展方式的战略性转变——以辽宁为例分析被引量:4
《党政干部学刊》2014年第5期66-70,共5页邓晓馨 
通过对辽宁对外贸易的规模和贸易结构等指标进行分析,阐明辽宁对外贸易存在不平衡、不协调及不可持续的问题,如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出口主体中外资企业比重过高、出口市场结构过于集中、外贸竞争力不强等,进而提出保持外贸持续稳定增...
关键词:对外贸易发展方式 战略性转变 指标 
博弈论视角下多主体国际贸易摩擦协调机制效应分析
《中国证券期货》2013年第6X期206-208,共3页邓晓馨 
国际贸易摩擦协调机制是是涉及国际、国内两个层面的贸易摩擦相关主体进行利益博弈、实现"共赢"的过程,即国际层面贸易摩擦国之间的协调博弈达成初步协定,同时国内层面的政府部门、立法部门、司法部门、企业、行业协会以及社会公众(舆论...
关键词:贸易摩擦 协调机制 博弈论 效应 
贸易摩擦协调机制中的激励兼容与信息效率——基于机制设计理论的解释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年第1期78-80,共3页邓晓馨 
贸易摩擦国之间经过反复博弈,从非合作走向合作,最终建立一套激励兼容、有效利用信息的贸易摩擦协调机制。在这一过程中,如何有效解决激励兼容和信息效率问题,这是避免"搭便车"行为、提高贸易摩擦协调效率的关键。而机制设计理论恰好为...
关键词:贸易摩擦 协调机制 信息效率 激励兼容 
美国贸易摩擦协调机制的经验借鉴被引量:1
《沈阳干部学刊》2012年第3期19-21,共3页邓晓馨 
当前,中国正处于贸易摩擦高发期,贸易摩擦的主客体结构和表现形式也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作为世界最发达的贸易强国,美国在构建贸易摩擦协调机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可资借鉴的经验。因此,对美国贸易摩擦协调机制进行研究,对于我国构...
关键词:美国 贸易摩擦 协调 借鉴 
论我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的战略性调整被引量:6
《商业时代》2012年第1期51-53,共3页邓晓馨 
现阶段我国外汇储备的特征是: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增长速度均居世界前列;外汇储备资产结构主要以美元资产为主,美元资产中股权投资比重较低且多元化程度不高。规模较大且资产结构单一的外汇储备在世界经济发生变化时面临较大风险。寻求完...
关键词:外汇储备 风险管理 资产结构 战略储备 
多中心治理理论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的适用性探讨
《沈阳干部学刊》2011年第6期21-22,共2页邓晓馨 王丽坤 
国际贸易摩擦与国际贸易的发展一直相伴并行。本文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角度对多主体应对贸易摩擦提供理论解释。在介绍多中心治理理论内容的基础上,分别从公共物品和利益主体多元化两方面对多中心治理理论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中的适用性...
关键词:多中心治理 国际贸易摩擦 适用性 
国际贸易摩擦内涵界定与政治内生性成因解析
《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78-79,共2页邓晓馨 
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无力解释国际贸易摩擦产生的原因,需要从新的视角对贸易摩擦的本质特征及其产生原因进行探究。政治内生性模型由于研究视角独特、假设条件与国际贸易现实相符合,因此具有更强的解释力,同时对于已跻身贸易大国之列的...
关键词:贸易摩擦 内涵 成因 理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