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祥仪

作品数:24被引量:214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地震地震区峰值加速度地震波强震动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震学报》《地震研究》《高原地震》《中国地震》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交通部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2008年青川Ms6.4级强余震加速度衰减影响场
《高原地震》2013年第3期6-9,共4页姚凯 朱珊珊 闵祥仪 
利用2008年5月25日四川青川发生Ms6.4级强余震10个流动强震台获取的强震动记录资料,对甘肃省陇南地区强震动自由场、加速度衰减影响场和近场加速度频谱进行了分析。根据强震动流动台在黄土地面的实际观测数据,与相近的基岩山洞专业台站...
关键词:强余震 强震动 峰值加速度 
陇南山区局部地形对地震动强度的影响被引量:13
《西北地震学报》2011年第4期331-335,共5页孙崇绍 闵祥仪 周民都 
西部交通建设科技项目(武罐高速公路抗震优化设计及灾害防治技术研究);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11001
利用汶川大震后在文县县城附近架设在同一地点不同高度的三个流动台获取的7次强余震的记录,通过对原始记录做零线调整并计算记录时程均方根值,研究了局部地形高差对强震地震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局部孤突地形对地震动加速度有明显的放大...
关键词:汶川大地震 地震动 流动台 局部孤突地形 峰值加速度 均方根值 
汶川M_S8.0地震兰州烈度速报强震动记录与初步分析被引量:6
《西北地震学报》2010年第4期376-380,共5页刘旭宙 张元生 周民都 闵祥仪 
国家自然基金:40874029基本科研业务专项:景泰-天祝-古浪地区区域数字台网资料深加工;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10058
2008年汶川MS8.0地震有感地区范围大于1 000km。甘肃省十五期间在兰州市架设了50个强震台站用于实现市区范围内的强震动烈度速报,在本次地震中大多数台站都记录到了相应的强震动记录,其中最大单道加速度峰值记录为40.4cm/s2。本文展示...
关键词:汶川MS8.0地震 强震动记录 兰州地区 烈度 土层厚度 
利用汶川余震流动观测资料探讨地形对峰值加速度的影响被引量:18
《西北地震学报》2009年第1期46-50,共5页姚凯 卢大伟 刘旭宙 周民都 闵祥仪 
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甘肃省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强震动分项目》;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09014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后,使用相同仪器在甘肃文县县城山脚、山腰和山顶分别架设数字流动强震仪,获得12次近场强余震记录。分析表明地形起伏对于观测点的峰值加速度影响明显。山顶的加速度峰值在相同地质条件下较山脚的观测值大1.5倍左右...
关键词:场地效应 强震动 峰值加速度 汶川大地震 甘肃文县 
两种数字强震动仪的基岩场地观测对比被引量:1
《地震研究》2008年第S2期629-632,646,共5页闵祥仪 刘旭宙 卢大伟 周民都 
"十五"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甘肃省强震动分项资助.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08023
汶川8.0级地震余震强震动流动观测中,在具有对比观测条件的甘肃文县基岩山洞内,同时布设了瑞士MR2002记录器与美国ETNA流动强震仪器,并获得汶川地震3次强余震记录。对同一地震记录,对比2种仪器记录的峰值以及波形、功率谱、反应谱的形...
关键词:汶川8.0级地震 数字强震动仪 对比观测 峰值加速度 
2008年5月12日汶川Ms 8.0地震甘肃强震记录与初步分析被引量:16
《西北地震学报》2008年第3期266-269,303,共5页刘旭宙 姚凯 何新社 周民都 闵祥仪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MS8.0地震,甘肃省甘东南地区也成为地震的受灾区。"十五"期间在甘东南地区共架设了20个固定强震台站,大多数台站都记录到了这次地震,其中最大加速度峰值为184.9 cm/s2。本文展示了全省20个台站所记录的共60道...
关键词:汶川地震 甘肃 强震台站 记录 衰减 
2002年12月17日玉门M_(L)4.5地震的强震仪多条记录资料分析被引量:10
《西北地震学报》2004年第3期274-279,共6页何少林 闵祥仪 何新社 
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04006
对2002年12月17日玉门ML4.5地震近场多道强震仪的加速度记录进行了分析处理,校正了仪器响应和基线,计算了速度和位移时程曲线及各种谱值,并对记录特点做了分析。
关键词:玉门ML4.5地震 近场 强震仪 记录 分析 
2003年10月25日甘肃省民乐-山丹MS6.1地震强震近场记录和分析被引量:15
《西北地震学报》2003年第4期289-292,318,共5页闵祥仪 姚凯 何新社 
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间发生MS6.1地震.震前在兰州地震研究所明确的预报意见指导下就派出4台数字流动强震仪到甘肃省河西地区进行流动观测,其中民乐流动台获得近场主震记录.震中距为12.6km,EW向加速度峰值为331cm/s2,NS向加速度...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近场强震动 数字化记录 衰减 
从大偏移距震源的垂直地震剖面法数据得到的西西伯利亚沉积层中的横波型首波
《世界地震译丛》1999年第2期35-41,共7页А.М.Епинатьева Г.М.Голощубин Н.М.Белкин В.С.Соловьев 闵祥仪 
在上一篇文章里叙述了利用西西伯利亚沙依姆油田罗文采油场的垂直地震剖面资料使用纵波型首波构制速度剖面的方法。本篇文章则介绍用其横波型首波构制该地区速度剖面的方法及研究结果。
关键词:地震 震源 地震剖面数据 沉积层 横波型首波 
青藏高原北缘P波波形线性度的动态跟踪及其变化的物理机制初探
《地震学刊》1996年第4期1-5,共5页闵祥仪 盛国英 冯德益 孟亚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利用数字化近震P波波形资料,追踪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1990年2月~1995年8月P波波形时间线性度的变化过程。发现该区较大地震发生前线性度有一定程度的下降现象。分析认为:大震前孕震区应力场的不均匀分布可使通过孕震区及...
关键词:青藏高原 地震波 波形分析 线性度 动态跟踪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