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乐-山丹地震

作品数:14被引量:72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相关作者:王双绪薛富平张希马尔曼陈永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青海省地震局更多>>
相关期刊:《地震研究》《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甘肃科技》更多>>
相关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中国地震局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大地震前背景噪声的高频分析
《甘肃科技》2021年第21期35-37,共3页李英 李晓雪 
甘肃省地震局地震科技计划项目:甘肃地震应急“一张图”设计研究(编号:2020Q5)。
构造地震是地壳介质在应力作用下发生快速脆性破裂的结果,而对破裂前物理过程的研究对于地震成因和机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方法对两例地震震前近场地震仪记录的背景噪声进行处理,得到高频段的IMF,并求出...
关键词:背景噪声 HHT方法 民乐-山丹地震Ms6.1 汶川地震Ms8.0 高频分析 
民乐-山丹地震序列的重新定位及发震构造分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2010年第2期31-36,共6页李英 许康生 
中国地震局地震行业科研专项"面向灾后应用救援的地震参数快速测定技术的研究--震源几何参数测定技术"(200708031-1);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青藏高原东北缘强震的全波场模拟)资助
利用甘肃地震台网的资料,对2003年10月25日发生在甘肃省的民乐-山丹Ms 6.1地震及81例M_L>2.5余震,采用单纯型定位法进行了重新定位。结果表明,对这个地震序列的定位结果与震后实地考察给出的烈度图非常吻合。根据该定位结果,对这次主震...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地震序列 重新定位 发震构造 
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序列精确定位被引量:3
《地震研究》2008年第2期129-133,共5页莘海亮 张元生 郭晓 李稳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项目(A07138)资助
利用遗传算法对2003年10月25日甘肃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及其余震进行了精确定位,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地质资料讨论了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序列分布集中,两次主震主要沿着民乐—永昌隐伏断裂分布;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1...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地震精确定位 遗传算法 发震构造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法对民乐-山丹地震序列重新定位被引量:7
《西北地震学报》2008年第1期62-65,共4页冯建刚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1B03-04-02);局(所)青年基金(200703);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070054
利用双差地震定位方法对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地震序列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分布的优势方向为NW向,与震源区的区域构造环境相一致;主震位于余震序列的东南端,余震相对于主震的分布并不对称。本次地震为朝NW方向的单侧破裂,在E...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余震序列 双差地震定位方法 
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社会影响调查分析被引量:3
《西北地震学报》2007年第1期69-74,共6页石玉成 王兰民 马尔曼 陈永明 
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2002DIB20062)
通过对2003年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的现场调查,从地震宏观异常、人的感觉和行为反应、人员伤亡、政府决策能力、公众防震减灾意识、地震的社会救助、应急预案执行情况、地震谣传等各方面进行了调查和分析,总结了防震减灾的经验教训,...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社会影响 调查 防震减灾 
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青海省内的地下流体特征被引量:1
《高原地震》2005年第1期17-24,共8页都昌庭 吴哲 秦松涛 
<西部之光>访问学习项目;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科技攻关项目<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强地震短期前兆特征及预测方法研究>(2001BA601B01-03-02)。
在2003年10月25日甘肃省民乐-山丹6.1级地震前,青海省境内6个台的地下流体测项和龙羊峡台的电磁波出现了显著短临异常,对这6个地下流体测项和龙羊峡电磁波出现的异常特征进行了追踪分析和总结。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青海省 地下流体 电磁波 
2003年民乐—山丹地震前山丹地电中短期—短期前兆变化和无临震显示问题被引量:8
《西北地震学报》2004年第4期334-338,共5页杜学彬 叶青 
中国地震局地震联合基金项目资助(102058);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兰州基地科技论文编号:LC20040057
山丹地电阻率台站距离2003年甘肃民乐—山丹MS6.1地震震中仅43km,在震前1年尺度—短期阶段前兆性变化突出,属于在强地震孕震晚期阶段震源区及附近的典型前兆性变化。应用"异常—震源地点—活动断层—发震机制"之间的特定关系,分析震前...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山丹地电 前兆性变化 临震 
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6.1、5.8级地震烈度和发震构造特征被引量:6
《西北地震学报》2004年第3期240-245,共6页何文贵 郑文俊 赵广堃 马尔曼 
中国地震局地震联合基金(1040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372086)共同资助;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论著编号:LC20040031
2003年10月25日20时41分在甘肃省民乐县和山丹县境内发生了6.1、5.8级地震。现场考察宏观震中位于民乐县永固镇姚寨子村和山丹县霍城镇刘庄村一带;极震区烈度为Ⅷ度;发震断层为民乐—永昌隐伏断裂和童子坝河隐伏断裂。本文分析了震区房...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烈度 发震构造 
民乐-山丹地震的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中短期前兆被引量:14
《中国地震》2004年第3期238-246,共9页张希 王双绪 崔笃信 张晓亮 薛富平 陈兵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6 0 30 0 1;中国地震局"十五"重点项目子课题 10 0 5 0 1 0 4;"十五"短期预报攻关项目 2 0 0 1BA6 0 1B0 10 3 0 1资助
利用青藏块体北缘地区 2 0 0 1~ 2 0 0 3年GPS水平运动资料和 1988~ 2 0 0 3年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 ,借助改进的负位错模型及断层形变应变强度比 -时变曲线 ,研究了与 2 0 0 3年 10月 2 5日民乐 -山丹MS6 1,MS5 8地震孕育有关...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地形变 负位错模型 断层形变应变强度比 孕震背景 前兆异常 
大姚、民乐-山丹地震前的中短期前兆被引量:15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004年第4期57-63,共7页张希 薛富平 王双绪 
国家重点项目:"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变化特征和重点地区应变积累状态研究";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地壳运动的非震负位错模型反演与强震地点预测研究";中国地震局"十五"项目子课题:"青藏高原北部地区地震活动短期前兆特征及其预测方法研究"
利用川滇及青藏块体北缘地区上世纪 80年代至 2 0 0 3年的跨断层流动形变观测资料 ,借助应变强度比时序曲线 ,通过丽江Ms7.0、景泰Ms5 .9等震例研究 ,获取与 2 0 0 3年 7月大姚Ms6 .2、Ms6 .1地震和 10月民乐 山丹Ms6 .1地震孕育有关...
关键词:民乐-山丹地震 青藏块体 异常 源区 前兆 地震孕育 震例 短期 时序 曲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