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立

作品数:11被引量:91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高含沙水流挟沙水流含沙水流泥沙高含沙更多>>
发文领域: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水利学报》《水科学进展》《泥沙研究》《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对长江芦家河浅滩段演变特性的新认识被引量:14
《水科学进展》2000年第3期241-246,共6页陈立 谢葆玲 崔承章 赵云 
交通部"九五"课题!(编号 :95- 0 1- 0 2 )&&
根据实测资料 ,分析了长江芦家河浅滩段退水过程中沙泓冲刷流量 (Q=10 0 0 0~ 2 50 0 0m3 / s)的持续时间与当年航道发生青黄不接现象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 ,利用计算资料 ,分析了三峡建库以后来水来沙过程的改变对沙泓冲淤演变的影...
关键词:浅滩 来水来沙 冲淤演变 航道 
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及机理分析被引量:10
《泥沙研究》2000年第1期1-6,共6页王明甫 陈立 周宜林 
黄河下游游荡型河道河床逐年淤积抬升的众多影响因素中,高含沙洪水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根据概化模型试验结果和野外实测资料,分析了高含沙水流游荡型河道滩槽冲淤演变特点,特别提出窄深河槽一方面由高含沙水流自身塑造。
关键词:游荡型河道 高含沙水流 河道演变 滩槽冲淤 
高、中、低浓度挟沙水流挟沙力公式的对比分析被引量:26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9年第5期1-5,共5页陈雪峰 陈立 李义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资助
近期得到的高、中、低浓度挟沙水流统一挟沙力公式均以能量平衡为基础,公式都反映出紊动扩散作用与重力作用之比是决定挟沙力大小的最关键因素.利用实测的180 多组资料对这些公式进行对比、验证。
关键词:水流挟沙力 挟沙水流 阻力系数 
挟沙水流紊动结构研究现状及进展被引量:6
《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1999年第3期265-272,共8页李付军 谈广鸣 陈立 
本文系统总结了清水、低含沙水流和高含沙水流的紊动结构研究现状:包括研究理论与方法、试验手段、现有成果与存在的分歧。提出有待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挟沙水流 紊动 水流结构 研究 综述 
泥沙对水流紊动影响的进一步分析被引量:11
《水利学报》1997年第9期77-82,共6页刘青泉 陈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泥沙颗粒对水流紊动的影响是水沙两相流运动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针对这一问题,从水流紊动的起因出发,分析了泥沙影响水流紊动的基本途径和方式.结合实验资料,主要对含沙量和泥沙粒径影响水流紊动强度的机理进行了探讨.从不出现...
关键词:泥沙颗粒 水流紊动 泥沙运动 河流动力学 
漫滩挟沙水流流速横向分布研究被引量:8
《泥沙研究》1996年第3期56-63,共8页周宜林 陈立 王明甫 
黄河"八五"科技攻关项目
在建立漫滩挟沙水流掺混区横向涡粘性系数表达式的基础上,根据水深平均的水流运动方程,得到掺混区流速横向分布公式,经验证,该公式与实测资料基本上吻合.
关键词:挟沙水流 粘性系数 流速分布 漫滩 河滩整治 
黄河高含沙水流极限浓度和粘度的计算公式被引量:3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6年第2期33-36,共4页陈立 王明甫 周宜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根据黄河实际资料,考虑泥沙粒配(包括粒径、细颗粒含量及不均匀系数等)对极限浓度的影响,建立了极限浓度的经验表达式以及粘度的计算公式,验证结果肯定了所获公式的精度及实用性。
关键词:黄河 含沙水流 粘度 极限浓度 计算 
影响含沙水流极限浓度的因素被引量:1
《水利学报》1995年第10期69-73,共5页陈立 谈广鸣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根据黄河泥沙粘度测验资料,分析了各因素特别是泥沙比表面积、非均匀系数对极限浓度的影响.并建立了极限浓度与二者间的经验关系式,用广泛的黄河泥沙资料进行验证的结果肯定了所获公式的精度及实用性.
关键词:高含沙水流 极限浓度 粘度 比表面积 黄河 
高含沙明渠紊流光滑区f-Re关系与平均流速公式
《水利学报》1995年第4期34-40,共7页陈立 
本文根据水槽试验结果,从紊动与絮网结构相互影响的角度分析了光滑区内阻力系数f与有效雷诺数Re关系散乱的原因;通过分析f与断面平均流速V的关系,建立了高含沙明渠紊流光滑区平均流速公式,井作初步分析.
关键词:明渠 高含沙水流 平均流速 光滑区 阻力 
宾汉剪力的变化对紊流区高含沙水流性质的影响被引量:3
《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学报》1994年第2期185-190,共6页陈立 
根据管道的试验结果,分析了紊流区高含沙水流从宾汉体变为牛顿体的过程和机理,同时,宾汉剪力的改变使得受其支持而不下沉颗粒的最大粒径相应改变,水流在伪一相流、两相流间变化,对此,本文也作了分析.
关键词:含沙水流 两相流 湍流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