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喜凤

作品数:11被引量:87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枕大神经卡压综合征中西医结合疗效观察颈椎穴位贴敷治疗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中医正骨》《甘肃科技》《中医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平痫汤治疗小儿癫痫35例被引量:14
《中医杂志》2013年第4期336-338,共3页马喜凤 张士卿 
目的观察平痫汤治疗癫痫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 59例癫痫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和对照组24例,治疗组口服平痫汤,对照组给予鲁米那片治疗,两组均6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个疗程。比较两组患者总体临床疗效、发作频率疗效和发作持续时间疗...
关键词:平痫汤 小儿癫痫 化痰活血 熄风定痫 鲁米那片 临床疗效 
冬病夏治咳喘贴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临床观察被引量:22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1年第4期75-76,共2页马喜凤 张士卿 吴丽萍 
目前,支气管哮喘已成为儿童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全世界约有1.5亿人罹患此病,我国小儿哮喘的患病率为0.5%~2%,个别地区高达5%。本病属中医“哮证”范畴。中医认为,本病缓解期具有本虚标实的特点,患者表现为肺、脾、肾三脏...
关键词:冬病夏治 咳喘贴 穴位贴敷 哮喘缓解期 儿童 中医疗法 
桑杏苏芩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38例被引量:4
《中医儿科杂志》2010年第6期22-23,共2页马喜凤 张士卿 
目的观察桑杏苏芩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 38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均给予桑杏苏芩汤加减治疗,14剂后观察疗效。结果临床控制13例,显效17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1%。结论桑杏苏芩汤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有很好...
关键词: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 中医药疗法 桑杏苏芩汤 
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发病原因及中医病机探讨被引量:9
《甘肃中医》2006年第7期10-11,共2页姜劲挺 马喜凤 田军 谢新文 
通过对内伤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发病原因和生物力学分析,进一步明确腰椎结构稳定性的重建在本病治疗中的重要地位;通过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和“五体辨证”的结合,分析得出本病的中医病机是以肝肾为主的整个脏腑气机失调,提出从五脏之气论...
关键词:椎间盘移位 腰椎 中医病因 中医病机 
云南白药与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18例疗效观察被引量:4
《中医儿科杂志》2006年第3期26-27,共2页马喜凤 
目的:观察云南白药配合思密达治疗新生儿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照组15例采用综合治疗,治疗组18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云南白药和思密达鼻饲。结果:治疗组在止血时间上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云南白药联...
关键词:上消化道出血 中西医结合 新生儿 
马应龙痔疮膏治疗小儿尿布皮炎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
《甘肃科技》2006年第7期187-187,162,共2页马喜凤 
甘肃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应用马应龙痔疮膏局部外用治疗尿布皮炎40例,疗效肯定,见效快,副作用不明显,且使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马应龙痔疮膏 尿布皮炎 治疗 
张士卿教授治疗小儿发热经验被引量:1
《中医儿科杂志》2006年第1期2-4,共3页马喜凤 
张士卿教授擅长中药治疗小儿发热疾病,临床上主要从三个方面分型论治:风热上受者,予以辛凉轻剂;邪结少阳者,予以清热利湿、疏通表里;阳明实热者,予以辛寒清热。几剂之后每获良效。
关键词:张士卿 小儿发热 治疗经验 
小儿咳喘贴局部毒性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14-16,共3页张红晓 张士卿 史正刚 吴丽萍 孟陆亮 马喜凤 吕晓武 史树勋 
甘肃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项目 (2 0 0 3 -GZK -2 9)
目的:观察小儿咳喘贴对实验动物的局部毒性作用。方法:将小儿咳喘贴药饼敷贴于实验动物去毛皮肤处,观察其皮肤用药的急性毒性、局部刺激和过敏反应,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小儿咳喘贴皮肤用药的急性毒性、局部刺激和过敏反应与正常...
关键词:小儿咳喘贴 皮肤 毒理学 实验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30例被引量:2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4期31-32,共2页马喜凤 姜劲挺 
目的 :探讨治疗婴幼儿非感染性腹泻的有效方法。方法 :将 60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对照组 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 ,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6 7% ,对照组总...
关键词:腹泻 中西医结合 治疗 
中医五体辨证方法及其在伤科辨证中的应用初探被引量:15
《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年第3期5-5,4,共2页姜劲挺 马喜凤 宋贵杰 
应用中医学基本原理 ,根据五脏与五体、气血、经络的相互关系 ,归纳出中医五体辨证的方法 ,初步探讨了其在损伤辨证方面的应用。认为此方法可以用来更好地指导损伤的辨证和施治。
关键词:中医辩证 中医骨伤 辩证方法 探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