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国武

作品数:18被引量:88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大学生创业大学生科技成果转化挡土墙对象模型更多>>
发文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城市发展》《合作经济与科技》《城市道桥与防洪》《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提升上海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对策研究被引量:16
《科学发展》2014年第11期93-96,共4页李建军 余伟 高国武 
2014年度上海市软科学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政府科技管理研究>(14692100200);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重大招标项目<创新驱动发展国际比较研究>(2013GXS1D00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当前,发达国家科技创新管理正在向科技创新治理加快转型。全面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是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保障。上海应顺应"科技创新管理"向"科技创新治理"的发展趋势,按照中央对上海科技创新的战略定位,积极...
关键词:科技创新 治理能力 创新主体 
大学技术转移中心运行的思考与建议被引量:8
《中国高校科技》2012年第8期19-21,共3页高国武 段存广 鲍悦华 
2006年《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并明确指出",大学是实现技术转移、成果转化的生力军"。2012年规划纲要实施已近过半,当大学正逐渐成为科学技术创新重要基地时,其技术转移体系...
关键词:大学教学 技术转移 科学技术创新 科技成果转化 运行 社会服务功能 科研水平 创新型国家 
瞄准总体目标 服务整体功能——对规范发展高等学校校办产业的思考与建议
《中国高校科技》2011年第11期13-14,共2页李永盛 丁洁民 高国武 
高校校办产业的指导思想 高校校办产业应更注重社会效益,紧紧围绕学校中心工作,瞄准学校总体目标,服务于学校整体功能,为实现大学的办学宗旨,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而不懈努力,这是高校校办企业与一般社...
关键词:高等学校 校办产业 社会服务 体功能 瞄准 社会效益 校办企业 中心工作 
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的定位及发展思路被引量:1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2期112-118,共7页陈强 高国武 
上海市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课题(2910-237-004)
上海国际汽车城环同济知识经济圈在嘉定区和同济大学的战略合作布局中居于重要位置。在对上海国际汽车城的产业发展现状、环同济13平方公里的城区发展和土地利用等情况进行充分调研和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同济大学嘉定校区的学科现状及未...
关键词:上海国际汽车城 环同济知识经济圈 整体定位 发展思路 
科技园区企业集群演化动力与模式分析被引量:4
《科技进步与对策》2011年第7期43-46,共4页段存广 高国武 
上海市嘉定区科学技术委员会委托项目(2910237004)
科技园区企业集群系统存在着自组织与他组织两种动力作用机制,根据集群演化不同阶段动力作用的相对强度,科技园区企业集群可分为自组织和他组织两种基本演化模式。但并不是说科技园区集群演化只有自组织或他组织一种力量推动,实际是自...
关键词:科技园 企业集群 演化 动力 模式 
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集群的产学互动模式被引量:3
《中国高校科技与产业化》2010年第9期50-51,共2页高国武 陈强 段存广 王力铭 
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知识型服务业创新集群的多元主体治理研究”(2009GXS1D143);上海市科委“杨浦现代设计产业创新集群发展研究”(09690630100)的支持
环同济建筑设计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得益于作为知识溢出中心的同济大学等高校与周边企业的产学互动模式的逐步成熟与深入。具体体现在人力资源、社会资本、技术支持、师生创业、智力支持等各方面。
关键词:同济大学 建筑设计 产业集群 产学互动 
上海建筑设计行业发展的建议
《上海城市发展》2010年第4期41-44,共4页高国武 陈强 
产业的发展需要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中介组织等的共同努力。同样,上海建筑设计行业在机遇和挑战面前,实现企业能力提升和产业升级,必须依靠以上多元主体的协同行动。在多轮调研、企业座谈、研讨的基础上,笔者对发展上海建...
关键词:建筑设计行业 上海 产业升级 机遇和挑战 科研院所 中介组织 能力提升 多元主体 
大学生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现状分析被引量:11
《合作经济与科技》2010年第15期18-20,共3页高国武 翟庆华 杨飞 叶明海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
本文在充分分析大学生科技创业转化高校科技成果优势与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通过建设创业教育保障体系、搭建技术转移服务平台、建立完善相关制度、形成多元资金来源等途径,充分发挥大学生科技创业对高校科技成果的转化作用。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科技成果 转化 
大学生创业能力获取途径研究被引量:8
《经济论坛》2010年第7期14-17,共4页高国武 王吟吟 叶明海 翟庆华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
通过对上海市8所高校595名在校大学生为样本调查结果表明,不同性别、专业和年级的大学生,创业能力获取途径存在差异,社会实践、创业见习或企业兼职是最重要的途径。依性别、专业、年级差异配置创业教育资源,是改善创业教育实施效果的关键。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 创业能力 获取途径 
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认知分析——以上海市597名大学生为样本被引量:3
《经济论坛》2010年第6期57-59,共3页王佳佳 高国武 翟庆华 
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资助项目
本文以上海市八所高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创业意愿和创业认识的视角分析大学生的自主创业认知水平。分析结果显示,大学生创业认知存在六大特点,据此本文提出提高大学生创业认知水平和能力的三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 创业认知 调查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