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媛

作品数:8被引量:181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长江大学地球物理与石油资源学院教育部油气资源与勘探技术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主题:页岩气成熟度储集性能核三段泌阳凹陷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物理学进展》《中国石油勘探》《油气地球物理》《天然气工业》更多>>
所获基金: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页岩脆性的综合评价方法——以四川盆地W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为例被引量:51
《天然气工业》2013年第12期48-53,共6页王鹏 纪友亮 潘仁芳 王志章 伍媛 
页岩储层的脆性特性对页岩气的开发效果具有重要影响,脆性页岩有利于天然裂缝的发育和压裂后形成具有一定导流能力的网状复杂裂缝,从而提高页岩产气量。为了探寻页岩脆性特征,弥补单一学科技术评价页岩脆性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利用X...
关键词:页岩储层 脆性 综合评价方法 弹性参数 岩石力学 矿物组分 早志留世 四川盆地 
鄂尔多斯盆地冯地坑-洪德地区延长组长4+5段储层砂岩成岩作用研究被引量:6
《沉积与特提斯地质》2011年第1期85-88,共4页刘良刚 罗顺社 伍媛 刘启亮 
鄂尔多斯盆地冯地坑-洪德地区长4+5段储层以长石砂岩和岩屑长石砂岩为主。本文通过岩心观察、薄片鉴定、扫描电镜、粘土矿物分析等,研究延长组长4+5段的成岩作用特征,分析其对储层物性的影响,确定储层砂岩的成岩作用阶段。早成岩期的压...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 冯地坑-洪德地区 成岩作用 成岩阶段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砂体沉积和油气分布特征被引量:1
《油气地球物理》2010年第4期32-37,共6页刘良刚 罗顺社 刘启亮 伍媛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发育有扇三角洲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砂体和曲流河三角洲砂体3种类型。不同类型的砂体分布在凹陷中的不同位置,受物源等地质条件的影响,其砂体沉积特征、储集性能和油气分布均具有明显的差异。本文通过岩石组成...
关键词:砂体沉积 储集性能 油气分布 泌阳凹陷 
成熟指数MI值在页岩气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
《海洋地质动态》2010年第11期13-16,共4页刘良刚 伍媛 刘启亮 马丽娟 黄鹏宾 
成熟指数MI值是通过测井方法获得的反映页岩气层成熟程度的一个地球物理指标。通过介绍MI值在美国barnett页岩气储层研究中的应用情况,提出了利用MI值划分页岩气源岩的成熟度界限和烃相的方法;阐述了成熟指数MI值的应用原理和意义,表明M...
关键词:成熟指数MI 成熟度 页岩气 GOR 
页岩气测井技术的应用被引量:34
《中国科技信息》2010年第7期16-18,共3页潘仁芳 赵明清 伍媛 
本文就页岩气储集层地质特征来分析页岩气的常规测井曲线响应情况,并初步研究了利用测井资料求含气量的方法。最后介绍了两个重要参数,有机质热成熟度指数和有机质丰度的测井求取方法。
关键词:测井技术 页岩气 有机质丰度 应用 测井曲线 地质特征 测井资料 求取方法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砂体沉积和油气分布特征分析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上旬)》2010年第2期167-170,共4页刘良刚 罗顺社 刘启亮 伍媛 
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段发育了3种不同类型的沉积砂体:扇三角洲砂体、辫状河三角洲砂体、曲流河三角洲砂体。不同类型的砂体分布在凹陷区域的不同位置,受物源等地质条件的影响,其砂体沉积特征及储集性能和油气的分布均有明显的差异。...
关键词:砂体沉积 储集性能 油气分布 泌阳凹陷 
页岩气勘探的地球化学指标及测井分析方法初探被引量:90
《中国石油勘探》2009年第3期6-9,28,共5页潘仁芳 伍媛 宋争 
页岩气有别于已经大量开采的常规天然气,在成藏机理及赋存特征方面都有其独特的特点,识别页岩气的方法也有别于以往对常规天然气气藏的判别模式。总有机碳含量、成熟度是其重要的判别指标。通过对这些地球化学指标的认识,作为对可用地...
关键词:页岩气 总有机碳含量 成熟度 测井分析 
用油田生产测井资料确定产层动态渗透率的方法研究被引量:10
《地球物理学进展》2009年第3期970-973,共4页宋红伟 张昌民 郭海敏 戴家才 伍媛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石油科技中青年创新基金(06E1027);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ARAO77)资助.
目前,我国处于开发中后期的油田平均产水率高达80%以上.因此对产层进行评价,确定地层动态渗透率等参数及剩余油的平面分布,由此研究其特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储层径向流动方程分析的基础上,研究了储层渗透率与产液量/吸水量和油井内...
关键词:径向流动方程 生产测井 储层动态渗透率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