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莉

作品数:7被引量:14H指数:2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豌豆黔西北生态适应性选育粳杂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安徽农业科学》《贵州农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毕节地区科技局资助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黔西北普通豌豆品比试验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4期162-163,共2页王昭礼 潘正康 余莉 赵彬 卢运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资金资助(CARS-09-Z18)
进行黔西北普通豌豆试验,结果表明:草原25号、成豌8号、定豌2号适应毕节地区的气候条件,其中产量最高的是草原25号,为2 544 kg/hm2,草原224、定豌1号产量低,不适宜当地种植。
关键词:豌豆 新品种 生态适应性 黔西北 
黔西北山区半无叶豌豆新品种引种试验研究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22期120-121,共2页卢运 潘正康 王昭礼 余莉 赵彬 张时龙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9-Z18)
引进5个半无叶豌豆新品种进行鉴定试验,结果表明:苏豌3号在黔西北地区综合表现较好,平均产量3 402.6 kg/hm2,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可在该区域进一步扩大示范种植;陇豌1号和草原276有一定产量优势,可作进一步观察鉴定;S-3008和苏豌1号不适...
关键词:半无叶豌豆 品种 引种 黔西北山区 
蚕豆新品种生态适应性鉴定试验
《现代农业科技》2011年第15期142-143,共2页余莉 张箐 王昭礼 卢运 潘正康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CARS-09-Z18)
蚕豆新品种生态适宜性鉴定试验结果表明,成胡14号、云豆147和凤豆6号适应毕节地区的气候条件,其中产量最高的是成胡14号,为528.89 kg/hm2,启豆2号和临蚕8号因生育期较长,不适宜在毕节地区种植。
关键词:蚕豆 新品种 生态适应性 鉴定 
杂交粳稻新组合毕粳杂2035的选育被引量:6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4期15-16,共2页张时龙 余本勋 何友勋 叶永印 余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山区水稻;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新品种(组合)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59B03);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粳稻不育系BJ-1A的选育与应用"[黔农育专字(2008)029];贵州省毕节地区科技计划项目"粳稻新品种(组合)选育研究"[毕科合字(2006)02]
为推动杂交粳稻育种的发展,推广杂交粳稻种植,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BT型粳稻不育系BJ-1A与中粳恢复系ZC2035配组育成杂交粳稻新组合毕粳杂2035。该组合生育期适中,株型较好,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穗大粒多、生态适应性广等优...
关键词:杂交粳稻 毕粳杂2035 选育 
黔西北山区杂交玉米新品种比较试验被引量:3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0期48-49,共2页余莉 吕丽丹 孙美香 
对黔西北山区杂交玉米10个品种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黔兴205、毕试2011、干单4号比对照品种兴黄单892产量高,其中产量最高的是黔兴205,为4 655 kg/hm2,比对照增产15.51%。
关键词:杂交种 玉米 品种 黔西北山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