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友勋

作品数:24被引量:90H指数:6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粳稻杂交粳稻水稻品种AMMI模型粳稻新品种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贵州农业科学》《现代农业科技》《湖北农业科学》《江西农业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毕节地区科技局资助项目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贵州省杂交粳稻育种现状与思考被引量:4
《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第11期5-7,共3页何友勋 张时龙 余本勋 
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NY字(2008)3014];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黔农育专字(2008)029号];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07)104号];毕节地区重大农业专项[毕科合字(2008)19号]
回顾了杂交粳稻育种的发展历史,介绍了当前贵州杂交粳稻育种现状,提出了对贵州杂交粳稻育种的进一步思考,希望为今后贵州杂交粳稻的育种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贵州省 杂交粳稻 育种 现状 思考 
粳稻新品种毕粳43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被引量:3
《江西农业学报》2011年第8期64-65,共2页余本勋 卢运 张时龙 何友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59B03);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NZ字[2005]3005-05号);毕节地区科技局项目(毕科合字200602号)
以2008~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3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3具有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应用前...
关键词:粳稻 毕粳43 丰产稳产性 适应性 
几个粳稻不育系和恢复系主要农艺性状的配合力被引量:3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7期1-2,6,共3页何友勋 罗洪发 张时龙 余本勋 张玉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59B03);贵州省毕节地区科技计划项目[毕科合字(2006)02];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黔农育专字(2008)029];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07)104]
为加快粳稻杂交育种的进程,为粳稻杂交育种提供强优势的亲本,对5个新粳型不育系和5个新粳型恢复系按不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组F1,对F1的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进行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各亲本一般配合力因性状而异,不育系中以A5(BJ-5A)为最...
关键词:粳稻 不育系 农艺性状 配合力 
贵州省籼型杂稻区试组合在毕节的耐冷性鉴定被引量:1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6期1-3,共3页何友勋 张时龙 余本勋 阮仁超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07BAD59B03);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项目"优质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选育"(TZJF-2007年-62);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07)104];贵州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黔科合NY字(2008)3014];贵州省毕节地区科技计划项目[毕科合字(2008)19]
为全面充分认识参加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新组合的耐冷特性和生态适应性,以2010年度参加贵州省杂交水稻区域试验6个组别共69个籼型杂稻组合为耐冷性鉴定材料,在毕节特殊的生态气候条件下,鉴定出耐冷性表现强和较强的组合分别有10个和1...
关键词:籼型杂稻 组合 耐冷性 
贵州山区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毕粳43的选育被引量:5
《中国种业》2011年第6期65-66,共2页余本勋 张时龙 何友勋 叶永印 卢运 朱顺清 卢惠 李雪松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59B03);贵州省科技厅黔科合NZ字【2005】3005-05号;毕节地区科技局毕科合字(2006)02号
贵州地处云贵高原的东斜坡面,全境自西向东倾斜,平均海拔1100m左右,境内山原、丘陵、盆地(坝子)、谷地、台地交错出现,地形地貌复杂,垂直差异明显,生态类型多样,立体农业特点突出。全省水稻面积73万~78万hm^2,分布在海拔137~2100m,...
关键词:贵州山区 中粳稻 优质高产 新品种 选育 云贵高原 地形地貌 生态类型 
杂交粳稻新组合毕粳杂2035的选育被引量:6
《贵州农业科学》2011年第4期15-16,共2页张时龙 余本勋 何友勋 叶永印 余莉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喀斯特山区水稻;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新品种(组合)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59B03);贵州省农业动植物育种专项项目"粳稻不育系BJ-1A的选育与应用"[黔农育专字(2008)029];贵州省毕节地区科技计划项目"粳稻新品种(组合)选育研究"[毕科合字(2006)02]
为推动杂交粳稻育种的发展,推广杂交粳稻种植,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用BT型粳稻不育系BJ-1A与中粳恢复系ZC2035配组育成杂交粳稻新组合毕粳杂2035。该组合生育期适中,株型较好,具有产量高、米质较优、穗大粒多、生态适应性广等优...
关键词:杂交粳稻 毕粳杂2035 选育 
五个新粳稻不育系及恢复系主要性状配合力初探
《农业科技通讯》2011年第3期158-160,共3页何友勋 张时龙 余本勋 张玉龙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07BAD59B03);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专项资金项目[黔省专合字(2007)104号];国家农业部农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0803056);贵州省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经费项目(TZJF-2007年-62号);贵州省农业攻关项目(黔科合NY字[2008]3014);毕节地区重大农业专项毕科合字[(2008)19号]
选用近年来选育的5个新不育系、5个新恢复系按5×5不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25个杂交组合,分析了4个主要农艺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结果表明:BJ-4A、BJ-5A、ZC4090、ZC4015可归为第Ⅰ类亲本,认为是理想亲本;特殊配合力高的组合,...
关键词:粳稻 不育系 恢复系:农艺性状 配合力 
贵州山区粳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分析及育种途径探讨被引量:1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10年第8期32-34,共3页余本勋 张时龙 何友勋 卢运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喀斯特山区水稻;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新品种(组合)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59B03);贵州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和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5-05号);"粳稻不育系BJ-1A及其组合选育与示范"(黔科合NY字[2008]3014号);毕节地区科技局"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研究"(毕科合字(2006)02号)
利用2000—2009年连续10年贵州省粳稻区试,69个品种(次)试验资料,采用多元相关分析、通径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法,分析了贵州山区粳稻品种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及产量构成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产量构成因素中,对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依...
关键词:贵州山区 粳稻品种 产量构成因素 育种途径 
秩次分析法在水稻非平衡区试资料品种评价中的应用被引量:2
《现代农业科技》2010年第15期58-59,62,共3页余本勋 张时龙 何友勋 卢运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7BAD59B03;贵州省科技厅项目(黔科合NZ字[2005]3005-05号;NY字[2008]3014号);毕节地区科技局项目(毕科合字(2006)02号;(2008)19号)
利用秩次分析法,对参加2008-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的13个品种(组合)的产量表现进行了分析。在各环境点产量方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品种秩次值、环境区分指数、秩次均方等统计数评价品种的丰产性能和稳定性。结果表明,在2年试验13个...
关键词:秩次分析法 水稻 区域试验 品种评价 应用 
贵州山区粳稻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分析及其在育种上的应用
《中国农学通报》2010年第23期144-150,共7页余本勋 张时龙 何友勋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喀斯特山区水稻;玉米;高粱等粮食作物新品种(组合)选育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7BAD59B03);贵州省科技厅资助项目"水稻种质资源创新和超级品种选育"(黔科合NZ字[2005]3005-05号);"粳稻不育系BJ-1A及其组合选育与示范"(黔科合NY字[2008]3014号);毕节地区科技局资助项目"水稻新品种(组合)选育研究"(毕科合字(2006)02号)
应用AMMI模型对2002—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品种(组合)产量相关性状基因型与环境效应分析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对考察的7个性状影响程度各不相同,生育期、有效穗主要受环境影响,株高主要以基因型效应和环境效应...
关键词:粳稻育种 基因型与环境效应 AMMI模型 贵州山区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