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志超

作品数:6被引量:53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退耕还林(草)工程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经济生活更多>>
发文领域:经济管理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水土保持研究》《干旱地区农业研究》《中国水土保持》《生态学报》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生态经济系统的能值分析--以安塞县为例被引量:5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年第5期189-196,共8页杜英 杨改河 刘志超 冯永忠 
国家重大基础预研项目(2005CCA053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骨干支持计划
能值分析方法是惯用的评价生态系统能量输入输出的方法之一。本文以位于陕西省黄土丘陵区的安塞县为例,通过分析该区域退耕还林(草)前后生态系统投入产出的能值动态变化,定量评价了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生态经济效应。研究结果显示:受退...
关键词:退耕还林 生态经济效应 能值分析 黄土丘陵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生态服务价值评估--以安塞县为例被引量:17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年第6期131-140,共10页杜英 杨改河 刘志超 
国家重大基础预研项目(2005CCA053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骨干支持计划项目
【目的】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效益可以由农田生态系统转变为林草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增加量来体现。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估算,可以为验证退耕还林还草效果、完善退耕还林还草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根据黄...
关键词:退耕还林还草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时空分析 植被类型 黄土丘陵沟壑区 
退耕还林(草)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民经济生活影响的分析--以安塞县为例被引量:6
《水土保持研究》2008年第1期169-172,175,共5页刘志超 杨改河 杜英 冯永忠 王得祥 
国家重大基础预研项目(2005CCA053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骨干人才”基金支持
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为对象,以参与性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为调查方法和统计年鉴为基础,对安塞县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农村社会经济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促进了当地农业劳动力的转...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 黄土丘陵沟壑区 经济生活 安塞县 
黄土丘陵沟壑区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以安塞县为例被引量:24
《生态学报》2008年第4期1476-1482,共7页刘志超 杜英 徐丽萍 杨改河 冯永忠 
国家重大基础预研资助项目(2005CCA05300)~~
退耕还林(草)工程的经济效应关系到人工重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研究退耕区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对科学评价退耕还林(草)工程经济效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为对象,采用参与性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 经济效应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黄土丘陵沟壑区 
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生态效应研究被引量:5
《中国水土保持》2007年第10期29-31,共3页胡江波 杨改河 贺桂芹 张笑培 刘志超 淮宗安 李会萍 
国家重大基础预研项目(2005CCA05300)
采用野外调查、定点观测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渭北旱塬丘陵沟壑区不同植被恢复模式(A组为刺槐林1和荒坡,B组为封育和未封育,C组为刺槐林2和农田)土壤水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水分的季节动态变化...
关键词:植被恢复 模式 土壤水分 渭北旱塬 
退耕还林(草)对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民经济生活影响的分析——以安塞县为例
《水土保持研究》2007年第4期193-196,共4页刘志超 杨改河 杜英 冯永忠 王得祥 
国家重大基础预研项目(2005CCA05300);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青年学术骨干人才”基金支持.
以安塞县退耕还林(草)试点工作为对象,以参与性农村评估(Participatory Rural Appraisal,PRA)为调查方法和统计年鉴为基础,对安塞县实行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农村社会经济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退耕后促进了当地农业劳动力...
关键词:退耕还林(草) 黄土丘陵沟壑区 经济生活 安塞县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