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隆旺

作品数:53被引量:437H指数:1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农户庭院经济红壤旱地庭院经济农户庭院红壤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耕作与栽培》《生物灾害科学》《江西农业学报》《江西科学》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江西绿肥-双季稻超高产种植模式与调控技术研究——Ⅰ.不同移栽方式对早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被引量:3
《中国农学通报》2007年第5期161-164,共4页常新刚 黄国勤 章秀福 张兆飞 彭剑锋 刘隆旺 赵明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子课题(2004BA520A12-5-5)
对2005年早稻的不同移栽方式进行了比较研究,揭示并阐明了抛秧早稻的生态生理特征如下:秧苗带土抛秧不伤根,返青快,促进了水稻分蘖的早生快发,以及有效穗的形成;抛秧水稻的单株叶面积要低于手插稻,但是群体的叶面积指数高,提高了水稻群...
关键词:抛秧稻 手插稻 生长动态 植株性状 超高产 
鄱阳湖生态环境现状、问题及可持续发展对策被引量:16
《江西科学》2006年第6期517-521,544,共6页黄秋萍 黄国勤 刘隆旺 
江西省科技厅项目(20031B0207000);江西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4SH02)
鄱阳湖是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有着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价值。由于人口、经济、资源的多重压力,目前,鄱阳湖面临水土流失、水质污染、土壤退化、水旱灾害频繁、生物入侵、生物多样性锐减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必须采取各种有效措施确...
关键词: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鄱阳湖 
红壤旱地多熟种植系统的综合效益评价被引量:18
《生态学报》2006年第8期2532-2539,共8页黄国勤 刘秀英 刘隆旺 叶方 张明林 苏艳红 
国家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03067)~~
采用加权灰色关联聚类分析的方法,按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各项指标,对1984~2004年在江西农业大学农学试验站红壤旱地上进行的多元多熟种植系统定位对比试验中筛选出的23种多熟种植系统的综合效益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聚类评价...
关键词:红壤旱地 多熟种植 灰色关联 聚类分析 综合评价 
稻田轮作系统的生态学分析被引量:51
《土壤学报》2006年第1期69-78,共10页黄国勤 熊云明 钱海燕 王淑彬 刘隆旺 赵其国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科技工程"子课题(编号:2004BA520A14-C14)研究内容
针对目前稻田单一化的连作耕作制度对农田环境造成的不利因素,根据5 a田间定位试验,从土壤理化性状、作物产量变化、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能流及养分平衡状况等角度对稻田连作耕作制度和轮作系统进行生态学分析。结果表明,与连作耕作制...
关键词:稻田轮作 理化性状 作物生产力 能量转化 物质循环 
稻田轮作系统的生态学分析被引量:21
《生态学报》2006年第4期1159-1164,共6页黄国勤 熊云明 钱海燕 王淑彬 刘隆旺 赵其国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资助项目(2004BA520A14-C14)~~
针对目前稻田单一化的连作耕作制度对农田环境造成的不利因素,通过5a田间定位试验,从土壤理化性状、作物产量变化、病虫害发生发展规律、能流及养分平衡状况等角度对稻田连作耕作制度和轮作系统进行生态学分析。结果表明,与连作耕作制...
关键词:稻田轮作 理化性状 作物生产力 能量转化 物质循环 
不同施肥方式对菜园土壤环境质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被引量:7
《江西农业学报》2006年第2期80-83,共4页胡伟 王兴祥 黄国勤 钱海燕 刘隆旺 张桃林 
中国科学院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KZCX3-SW-417)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施肥方式对菜园土壤环境质量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试验设计范围内,施肥增加了土壤pH值和重金属Cu和Zn的含量,使土壤硝态N含量增加了9.85%~85.56%;在同一施肥条件下,施用养分促进剂或生物农药可降低土...
关键词:施肥 菜园 PH值 硝态N 重金属 产量 
秸秆覆盖对红壤旱地间作生态系统小气候的影响被引量:9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6年第1期76-78,共3页黄国勤 张明林 刘隆旺 钱海燕 
教育部2003年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红壤旱地农业生态系统的结构创新与模式优化研究"(03067)资助
田间试验研究秸秆覆盖对红壤旱地间作生态系统小气候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壤旱地实施秸秆覆盖后湍流交换热通量增大、潜热交换热通量和土壤热通量变小,且使秸秆全覆盖和半覆盖处理近地面温度和土壤湿度增高、土壤温度和近地面湿度降低,秸...
关键词:红壤旱地 秸秆覆盖 间作生态系统 小气候 
稻田保护性耕作研究——I.免耕对水稻产量、生长动态及害虫数量的影响被引量:24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4期530-534,共5页黄小洋 漆映雪 黄国勤 张兆飞 刘隆旺 章秀福 高旺盛 
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粮食丰产工程"子课题(2004BA520A14-14)
通过对水稻免耕与常耕栽培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免耕抛秧水稻的产量性状优于对照(常耕移栽)和其它处理,产量比对照高3.95%~11.57%,处理4与处理1之间差异达到5%显著水平,其它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处理4水稻的有效穗数多于其它处理,叶面积指...
关键词:免耕 水稻产量 群体质量 害虫 
双季稻与黑麦草水旱轮作的产量和土壤理化性状分析被引量:12
《耕作与栽培》2005年第4期16-17,共2页常新刚 黄国勤 熊云明 曹开蔚 周培建 刘隆旺 
江西省科技厅资助项目"稻-草轮作系统研究;示范及开发"的研究
对双季稻与黑麦草水旱轮作的产量及构成性状和土壤理化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黑麦草有利于土壤物理性状的改善,通过黑麦草根系的生长,可以加大土壤孔隙,使土壤的紧实度降低,从而改变土壤的结构和性状;同时能促进有机质的分解,提高土...
关键词:双季稻 黑麦草 水旱轮作 产量表现 土壤理化性状 紧实度 
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增产增收效应及其机理研究被引量:23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2005年第2期210-213,共4页苏艳红 黄国勤 刘秀英 刘隆旺 
国家教育部 2003年科学技术研究重点资助项目(项目编号: 03067)
分析了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系统的增产增收效应,并从间作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农田减灾效应等方面阐述了其增产增收的机理。
关键词:红壤旱地 玉米 大豆 间作 增产增收 效应 机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