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淑彬

作品数:45被引量:643H指数:1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红壤旱地稻田双季稻田双季稻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作物学报》《农业工程学报》《农学学报》《生态环境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主要学科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培养计划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江流域旱地多熟种植模式气候资源利用比较研究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5年第2期406-417,共12页李晶晶 梁冰 蒲甜 马淑梅 余常兵 王淑彬 魏亚凤 杨文钰 王小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9)。
【目的】通过比较长江流域不同熟制、种植模式资源生产效率和产量,明确不同区域多熟种植模式增产增效效益。【方法】在长江上游(四川、湖北),长江中游(湖南、江西)和长江下游(江苏)分别设置不同的种植模式。【结果】各地区的三熟种植模...
关键词:长江流域 多熟种植模式 折谷产量 资源生产效率 
长江流域田间配置对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群体产量和气候资源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1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24年第4期724-734,共11页刘席文 马淑梅 余常兵 王淑彬 魏亚凤 王小春 杨文钰 
国家重点研究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9)。
【目的】探究长江流域各地区群体产量效益与光、温、水资源利用效率最优的生产单元和行比配置。【方法】在长江流域粮食主产区,以当地主栽的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为主,四川与湖北地区采用春玉米夏大豆带状套作模式,湖南与江西地区采用春玉...
关键词:玉米-大豆带状间套作 田间配置 群体产量 气候资源利用效率 
玉米大豆带状间作对资源利用效率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江苏农业科学》2023年第10期236-242,共7页崔爱花 胡启星 王淑彬 刘帅 孙巨龙 白志刚 黄国勤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编号:CB2022A19、CB2021A23)。
为了探究南方红壤旱地玉米大豆带状间作适宜的带宽与行比种植配置,以处理S玉米单作(行距70 cm,等行种植)和处理T大豆单作(行距50 cm,等行种植)为对照,设置5个不同的玉米大豆间作处理,分别是处理M:2.0 m带宽,2∶2行比;处理N:2.4 m带宽,2...
关键词:玉米大豆间作 带宽 行比 资源利用效率 土壤养分含量 
长江流域旱地多熟模式水分供需平衡特征与水分生产效益被引量:5
《作物学报》2022年第11期2891-2907,共17页张佳运 马淑梅 余常兵 王淑彬 魏亚凤 杨文钰 王小春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9)资助。
长江流域年内降雨分布不均,季节性干旱问题严重,构建以避旱减灾为主体的多熟间套作种植模式是实现本区域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根本途径。本研究于2016—2020年在长江流域(四川、湖北、湖南、江西、江苏等5个地区)进行旱地多熟模式水分利用...
关键词:长江流域 多熟模式 水分供需平衡 单方水效益 
基于OBE教育理念的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6
《安徽农业科学》2022年第4期258-260,共3页商庆银 黄山 王淑彬 曾勇军 
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省级课题(JXJG-19-3-7)。
为实现应用型和创新型农科类人才的培养目标,针对专业基础课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了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和导向的农业生态学教育理念,以期为农业生态学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施服务。该理念以最终学习目标为起点,进...
关键词:成果导向教育 农业生态学 教学改革 
江西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作物产量及种间关系的影响被引量:25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1年第7期1127-1137,共11页封亮 黄国勤 杨文亭 黄天宝 唐海鹰 麻巧迎 王淑彬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20906);江西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1BBF60035)资助。
江西红壤旱地光热水资源充沛,为农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自然条件。为筛选江西红壤旱地间作优势明显、群体产量与经济效益较优的玉米||大豆的种植模式,于2018—2019年设置7个处理:玉米||大豆间作带宽2 m、行比2∶2,带宽2.4 m、行比2∶3,带...
关键词:红壤旱地 间作 玉米 大豆 种间关系 群体产量 
两种优化的红壤旱地种植的多熟制套作模式
《中国农村科技》2021年第4期13-15,共3页封亮 王淑彬 胡启良 王兰 黄国勤 
间套作是一种充分利用光、温、水和土壤资源,提高单位土地产出率的集约化农业栽培技术,为农民增产增收提供了重要的保障。玉米-大豆间套作是在我国应用较早、在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一种大豆间套作种植模式,以玉米为主的作物间套作种植模...
关键词:农业生产实践 集约化农业 多熟制 现代农业生产 红壤旱地 间套作 栽培技术 作物产量 
乡村生态文明研究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 V可视化分析被引量:27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2021年第2期137-144,共8页封亮 王淑彬 唐海鹰 俞霞 李淑娟 袁嘉欣 黄国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208);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661070);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80177);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202ACBL215002)。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CiteSpace V可视化与计量化方法分析我国乡村生态文明领域20 a发展历程,阐明乡村生态文明领域热点研究方向与存在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建议,这对我国未来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借鉴意...
关键词:CiteSpace V 信息可视化与计量化 知识图谱 乡村生态文明 
红壤旱地玉米大豆间作模式对大豆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被引量:11
《大豆科学》2020年第6期882-890,共9页封亮 王淑彬 杨文亭 俞霞 李淑娟 袁嘉欣 黄国勤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D030020906);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GJJ180177)。
为发展玉米大豆间作产业,提高间作模式的作物产量,筛选适宜于江西红壤旱地玉米间作大豆带宽、行比配置的最佳模式,本研究设置2.0,2.4和2.8 m不同带宽,2∶2、2∶3和2∶4不同玉米大豆行比配置,以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分别为对照组,分析不同...
关键词:间作 红壤旱地 大豆 农艺性状 干物质积累 产量 
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的优势、问题与对策--以江西省为例
《环境与发展》2020年第7期1-3,共3页封亮 王淑彬 黄国勤 
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三五”(2019年)规划项目·2019年江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智库项目“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建设研究”(批号:19ZK03)。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这一原则是习近平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的主要组成部分。建设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国家公园有系统性、协调性、整体性三大特点;另外也应遵循生态学原理、环境科学原理和系统...
关键词:江西省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 国家公园建设 优势建议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