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玉兰

作品数:6被引量:25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海南省地震局更多>>
发文主题:祁连山中段地震MT电性结构潜在震源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发文期刊:《地球物理学报》《地震学报》《中国地震》更多>>
所获基金:地震科学联合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6
视图:
排序:
MT重复测量的新优显参数
《地震学报》1994年第4期488-494,共7页张云琳 刘晓玲 安海静 蒋梅 李志雄 司玉兰 张五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我们在青藏高原北缘建成了当前国内外第一个初具规模的MT监测剖面。根据1988─1992年间所获得的8次5—7级地震前后的MT资料,在原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一种新参数──平均电阻率ρ。结果表明,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探 平均电阻率 MT监测 优显参数 
祁连山中段深部电性结构及潜在震源危险区的研究被引量:6
《中国地震》1994年第1期62-71,共10页张云琳 刘晓玲 安海静 司玉兰 蒋梅 张五四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位于青藏高原北缘的祁连山中段是地震十分活跃的地区之一。本课题采用MT重复测量方法,在该区建立的长约400km的剖面上进行监测。本文根据监测所获取的MT参数,从静态的角度探讨了该区深部电性结构及其电性横向变化特征,进而...
关键词:大地电磁测深 潜在震源区 电性结构 
MT重复测量在地震中短期预报中的应用──祁连山中段MT剖面监测研究被引量:18
《地球物理学报》1994年第2期200-210,T002,共11页张云琳 刘晓玲 安海静 司玉兰 蒋梅 张五四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本文研究了青藏高原北缘第一个长约400km的MT监测剖面上所获得的5次5-7级地震前后的资料。着重分析了在相当于大陆多震层深度范围内壳内介质的多种MT参数(视电阻率、相位、主轴方位角、扭曲度等).这些MT参数在大范围...
关键词:地震 中期预报 短期预报 MT参数 
青海共和7.0级地震临震电磁幅射前兆振幅谱的研究被引量:4
《地震学报》1993年第2期186-193,共8页张云琳 安海静 刘晓玲 司玉兰 蒋梅 张五四 
首次采用高精度、全自动、数字化、含有电磁场5个分量的 MT 测量系统,在中国西北祁连山中段进行剖面式 MT 监测中,获得了较为真实的青海共和7.0级地震(1990年4月)的临震电磁幅射前兆信息.使用全定量化的频谱分析新方法,并且综合剖面多...
关键词:电磁辐射 电磁场 振幅谱 地震 临震 
三种大地电磁测量系统的对比研究
《西北地震学报》1992年第4期83-91,共9页张云琳 安海静 刘晓玲 司玉兰 贾政 张五四 
地震科学联合基金
1.前言兰州地震研究所是国内最早开展大地电磁测深试验和研究工作的单位之一。在二十多年的观测研究中,使用的大地电磁测量系统经历了三个阶段:初期为兰州地震研究所研制的静磁原理、光电倍增管电路、模拟记录的大地电磁记录系统;中期...
关键词:地震 观测 大地 电磁测量系统 
震源深度范围内视电阻率随时间变化的观测试验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被引量:3
《地震学报》1989年第1期98-105,共8页张云琳 司玉兰 郭守年 安海静 
本文讨论了青海祁连俄博测点和甘肃山丹霍城测点1979年7月—1986年10月间的大地电磁测深重复观测试验结果。测点所在地区的电磁干扰背景较小、地震活动性较强。文中分析了观测记录和资料处理中的误差。结果表明,以初始值为基准,俄博测点...
关键词:震源深度 视电阻率 地震活动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