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文珑

作品数:29被引量:33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党校更多>>
发文主题:中国共产党延安时期中苏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更多>>
发文期刊:《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科学社会主义》《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界对列宁学说的宣传和阐释——基于对1949—1956年中国主要理论报刊的研究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5-13,197,共10页吴文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建设》杂志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2CDJ010)的研究成果。
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界对列宁学说的宣传和阐释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在宣传内容上,列宁的国际主义思想、知识分子和文化理论以及过渡时期理论是知识界着力阐释的方面,它们渐次在三个历史时段被主要理论报刊集中述及。在宣传方式上,...
关键词:列宁学说 知识分子 理论报刊 新中国 
人民军队统一的革命纪律——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形成及其历史伟力
《毛泽东思想研究》2024年第2期96-106,共11页吴文珑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老一辈革命家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为中国工农红军制订的纪律,其形成经历了一个在革命实践中不断规范和完善的过程。作为人民军队性质和宗旨的体现,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人民军...
关键词: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毛泽东 人民军队 纪律建设 
毛泽东关于会议工作方法的重要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2023年第4期118-126,共9页吴文珑 
会议是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以及治国理政过程中经常思考、研究和采用的一种工作方法。围绕会议的意义和功能、会议的准备、会议的进行和会议的落实等问题,毛泽东在其文章、谈话、书信和电报中作了大量精辟论述,从而形成了独特而...
关键词:会议 工作方法 毛泽东 作风建设 
中国共产党党性观念的历史变迁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共产党)》2023年第11期72-79,共8页吴文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建设》杂志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号:22CDJO1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关党性的理解和表述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观念初步形成,党的阶级性作为党性的核心内涵被重点阐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党性的言说重心发生改变,群众观念和...
关键词:党性 中国共产党 思想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国际传播和国际评价研究(1978-1979年)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现代史)》2023年第10期66-73,共8页吴文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及闭幕之初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全会讨论的各项议题中,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人事调整等备受国际社会瞩目,相关的报道、专稿和...
关键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国际传播 国际评价 
中国共产党党性观念的历史变迁
《教学与研究》2023年第8期81-89,共9页吴文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新建设》杂志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项目号:22CDJ010)的阶段性成果。
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有关党性的理解和表述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样态。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党性观念初步形成,党的阶级性作为党性的核心内涵被重点阐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关于党性的言说重心发生改变,群众观念和...
关键词:党性 中国共产党 思想史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国际传播和国际评价研究(1978—1979年)
《当代中国史研究》2023年第3期31-42,151,共13页吴文珑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期间及闭幕之初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全会讨论的各项议题中,工作重点的转移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关于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评价、中共中央领导机构的人事调整等备受国际社会瞩目,相关的报道、专稿和...
关键词: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国际传播 国际评价 
“两个结合”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被引量:12
《马克思主义研究》2023年第5期74-81,共8页吴文珑 
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新建设》杂志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22CDJ010)的阶段性成果。
“两个结合”蕴含着科学的理论逻辑、深厚的历史逻辑和鲜明的实践逻辑。在理论逻辑层面,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注重“结合”的相关论述是“两个结合”的理论来源,为“两个结合”提供了学理支撑。在历史逻辑层面,“两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
关键词:“两个结合” 理论创新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逻辑体系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知识界的阅读和接受——以《新建设》杂志为视角的考察
《毛泽东思想研究》2021年第6期67-78,共12页吴文珑 
2021年度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探索研究”(2021QN041)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发表后,在知识界引起了强烈反响。通过开展周年纪念和毛泽东著作学习活动,积极参与学术讨论和理论争鸣,联系实际生活阐释文本等途径和方式,知识界重点学习和汲取了《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关键词:《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知识界 《新建设》杂志 
习近平关于“党性”的重要论述及其基本内涵探微被引量:1
《科学社会主义》2021年第5期39-44,共6页吴文珑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高度重视加强党员干部的党性锻炼,发表了大量有关"党性"的重要论述,强调党员要锤炼党性,强化党的意识,就必须牢记党员身份,站稳党的立场;遵守政治纪律,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改进工作作风,力戒形式主义官...
关键词:党性 从严治党 作风问题 人民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