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琦

作品数:16被引量:38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安徽省立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经导管封堵心脏再同步治疗反义寡核苷酸心肌细胞房间传导阻滞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临床心血管病杂志》《安徽医科大学学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湖北省教育厅自然科学基金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心衰患者起搏器升为CRT的疗效研究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6年第3期194-197,共4页闻伟 陈康玉 徐健 严激 苏浩 安春生 孙琦 杨冬妹 
2010年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重点项目(2010A002);2013年安徽省科技公关项目(1301042210);安徽省115产业创新团队~~
目的评价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起搏器患者升级为CRT逆转左室重构的作用。方法入选起搏依赖、合并心力衰竭的常规起搏器患者,将其升级为CRT。观察手术前后患者QRS时限、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射血分数(LVEF)与肺动脉收缩压(SPAP)等心...
关键词:右心室起搏 心力衰竭 超声心动图 升级 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室四极起搏导线在心脏再同步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临床心电学杂志》2013年第6期440-442,共3页陈康玉 严激 徐健 孙贤林 安春生 苏浩 孙琦 杨冬妹 胡杨 
2010年安徽省卫生厅医学科研重点项目(项目号:2010A002)
目的初步评估左心室四极导线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入选符合心脏再同步治疗(CRT)适应证的患者,植入应用左心室四极导线的心脏再同步除颤器(CRT-D)。评估其安全性和急性期疗效。结果 2例患者均通过静脉途径成功植入CRT-D装置,仅1例在头...
关键词:心脏再同步治疗 左心室四极导线 膈神经刺激 
经导管封堵二次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一例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8期714-715,共2页孙琦 徐健 何浩 苏浩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患者女性,3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2年,胸闷、气喘、心悸1个月就诊我院。1988年行室间隔缺损(VSD)修补术,2000年行VSD残余分流修补术,术后仍有残余分流,同进心电图显示交界逸搏心律、频发室性早搏呈二联律。
关键词:术后残余分流 室间隔缺损 经导管封堵 缺损修补 频发室性早搏 心脏杂音 逸搏心律 修补术 
房间阻滞对心脏再同步治疗后新发心房颤动的影响被引量:3
《中华心律失常学杂志》2013年第4期262-266,共5页孙琦 徐健 严激 安春生 孙贤林 苏浩 陈康玉 杨冬姝 胡杨 王月平 施亚琴 
目的评价房间阻滞对心脏再同步治疗(CRT)术后新发心房颤动(房颤)的影响。方法69例接受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根据体表心电图I导联或aVL导联或V1导联P波时限及形态,分为:房间阻滞组(17例)、房间传导...
关键词:房间阻滞 心脏再同步治疗 心房颤动 
经导管封堵动脉导管未闭的远期临床效果被引量: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7期551-553,共3页孙琦 徐健 何浩 苏浩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易并发肺动脉高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并且高血压病、冠心病、心脏退行性瓣膜病的发生率也较高。因此,中老年PDA治疗具有较大风险。已证实经导管封堵中老年PDA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效果,但关...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封堵术 预后 远期 
42例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患者行导管封堵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1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13年第4期447-449,共3页孙琦 徐健 何浩 苏浩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收集42例经导管封堵治疗的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DA)患者,1例合并重度肺动脉高压(PAH)患者放弃手术,余41例成功封堵。术后3个月,41例患者心功能改善,肺动脉收缩压(sPAP)[(3.9±0.6)kPa vs(6.4±2.4)kPa]、左房前后径(LAD)[(37.6±4.3)mm ...
关键词:动脉导管未闭 中老年 经导管封堵 
先天性心脏病经特殊途径封堵并发下腔静脉异位引流被引量:1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3年第1期78-79,共2页孙琦 徐健 何浩 苏浩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先天性心脏病并发下腔静脉异位引流发病率低,是罕见的先天性心脏血管畸形,需要选择特殊路径建立轨道,增加了介入封堵术的难度及风险。我院2000年开展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封堵术,总计发现3例并发下腔静脉异位引流的患者,其中2例成功行介入...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 封堵术 异位引流 下腔静脉 
经特殊途径封堵并发下腔静脉异位引流的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分析被引量:3
《心脏杂志》2012年第6期790-794,共5页孙琦 徐健 何浩 苏浩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下腔静脉异位引流是因为胚胎时期下腔静脉发育畸形导致肝心静脉和主静脉连接阻碍,造成下腔静脉上段缺如使肾段以下体静脉血经奇静脉或半奇静脉引流,通过上腔静脉或其它途径汇入心脏,故又称下腔静脉中断或下腔静脉肝段缺如,其发生率占心...
关键词:下腔静脉异位引流 心脏病 先天性 经导管封堵 
经导管封堵室间隔缺损修补术后残余分流并发机械性溶血一例被引量:5
《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2年第5期294-296,共3页孙琦 徐健 何浩 苏浩 黄向阳 袁奇 杨冬妹 李卫红 
患者,女性,32岁。因"发现心脏杂音32年,胸闷气喘心悸1月余"入院。患者出生时即诊断为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VSD),24年前(1988年)首次行VSD修补术,术后复查超声心动图(echocardiography,UCG)发现残余分流。2000...
关键词:术后残余分流 室间隔缺损 机械性溶血 经导管封堵 缺损修补 交界性逸搏心律 并发 术后复查 
血管紧张素ⅡⅠ型受体反义寡核苷酸体外逆转心肌细胞肥大被引量:1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2005年第2期183-185,189,共4页孙琦 王晋明 王颖 王晶 胡萍 胡文兰 牛萍 
湖北省教育厅自然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01140080)
目的: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Ⅰ型受体(AT1R)反义寡核苷酸(AS ODN)逆转心肌细胞肥大。方法:将培养的乳鼠心肌细胞分为正常组、AngⅡ组、AT1R AS ODN组,观察AngⅡ及AT1R AS ODN对心肌细胞 c jun基因表达、总蛋白合成、体积、搏动频率的影...
关键词:心肌细胞 心肌细胞肥大 血管紧张素Ⅱ AT1R-AS-ODN C-JUN基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