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中元

作品数:14被引量:4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洛阳轴承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角接触球轴承轴承预载荷球轴承轴向游隙更多>>
发文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发文期刊:《轴承》《制造技术与机床》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控制薄壁轴承套圈加工端面翘曲的工艺改进被引量:5
《轴承》2019年第2期17-19,共3页叶亚飞 李凌鑫 张中元 崔静伟 杜治国 
分析了端面翘曲的不利影响和套圈合锻、剖分工艺特点,确定了薄壁轴承套圈加工中工艺编制的不合理性是产生端面翘曲的原因。以某型号高精度薄壁轴承为例,通过增加、优化和细化编制工艺,改进了套圈剖分加工的方法,套圈每剖分1次需对剖分...
关键词:薄壁轴承 套圈 线切割剖分 端面翘曲 优化工艺 
MKD7675数控双端面磨床上料机构的改进设计
《轴承》2017年第12期14-16,共3页叶亚飞 贾文利 张中元 杜志国 
分析MKD7675数控双端面磨床上料机构结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机床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改进了上料机构的送料盘、料盘套(组件)和支承板设计,将送料盘和料盘套(组件)合二为一,简化了结构;将支承板中的2个回转支承点由滚动滑轮改由滚动...
关键词:滚动轴承 双端面磨床 MKD7675 上料机构 结构改进 
G95Cr18轴承套圈沟道磨削烧伤的试验分析被引量:2
《轴承》2016年第12期23-27,共5页王玉飞 刘兢 宁晋 张中元 
分析G95Cr18钢的加工特性和产生套圈沟道磨削烧伤的原因。以2个型号轴承内、外圈沟道磨削为例,从砂轮选择、磨削留量分配、砂轮与工件转速、进给速度、进给量、光磨时间等方面进行试验和分析,通过优化工艺参数、细化工艺过程,有效避免...
关键词:滚动轴承 G95Cr18钢 磨削烧伤 工艺参数 工艺过程 砂轮 磨削热 
薄壁深沟球轴承套圈端面和外径磨削的难点与改进措施被引量:3
《轴承》2016年第10期16-18,32,共4页刘兢 杜志国 李江斌 张中元 
分析薄壁轴承的结构特点和加工难点,提出了一些改进措施,以某型薄壁深沟球轴承外圈磨削加工为例,针对出现的套圈端面平面度、外径圆形偏差超差问题,通过更换设备,采取各种加工调整方法等,解决了薄壁套圈的加工难题,满足了工艺精度要求。
关键词:薄壁深沟球轴承 磨削加工 平面度 圆形偏差 加工精度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组配技术被引量:5
《轴承》2012年第12期12-13,共2页张蕾 张中元 张文涛 韩涛 陈天驹 
针对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结构和特点,以内圈分离型轴承为例,提出了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测量组配方法,针对组配需要的预载荷大于凸出量测量仪测量载荷范围,导致无法测量的问题,介绍了修正的测量计算方法,很好地解决了此问题。
关键词:双列角接触球轴承 组配 凸出量 测量 
成对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测量仪
《轴承》2010年第2期57-58,共2页张中元 张蕾 李红 韩涛 
介绍了成对角接触球轴承轴向游隙的测量原理和测量仪器的结构,重点指出了仪器测量的关键要点,并指出测量仪表置于轴心线上,符合阿贝测量原则,可减小测量误差。
关键词:成对角接触球轴承 轴向游隙 测量仪 
组配角接触球轴承预载荷的调节方法
《轴承》2007年第7期4-6,共3页张中元 王丽红 
介绍了多联组配角接触球轴承预载荷的调节方法,通过对串联轴承组变形的分析得出了内外隔圈高度差的计算公式,并给出了计算实例。
关键词:角接触球轴承 多联轴承 组配 预载荷 
保持架结构参数对高速主轴轴承动态性能的影响被引量:6
《轴承》2004年第9期22-24,共3页方芳 李红 席颖佳 张中元 王萍 
对高速主轴轴承保持架的结构和动态稳定性进行试验研究 。
关键词:主轴轴承 角接触球轴承 保持架 结构参数 动态稳定性 
多联组配角接触球轴承的刚度计算被引量:10
《制造技术与机床》2004年第2期102-104,共3页张中元 王丽红 原起富 
关键词:角接触球轴承 主轴轴承 组配 机床主轴 刚度计算 计时 数控 大小 轴系 转速 
多联角接触球轴承组配中预载荷和变形的分析被引量:2
《轴承》2003年第6期1-3,共3页李鹏 张中元 郝玉萍 王萍 方芳 
分析多联组配轴承组的预载荷和变形与单套轴承的测量预载荷和变形的关系 ,给出了多联组配轴承组的预载荷与单套轴承的测量预载荷的通用关系式F′0 =βFo。
关键词:角接触球轴承 多联轴承 组配 预载荷 变形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