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劲军

作品数:9被引量:50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腹针颈性眩晕眩晕腹针治疗穴位贴敷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上海针灸杂志》《中华中医药学刊》《江西中医药》《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温州市科技局资助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温州市鹿城区科技计划项目温州市科技局科研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不同穴位组合治疗颈源性头痛临床疗效评估被引量:1
《上海针灸杂志》2013年第6期499-501,共3页高明慧 谢文霞 廖文军 张劲军 郑瑞献 谢凯 
温州市鹿城区科技计划项目(S1115)
目的观察腹针加阿是穴与传统针刺加阿是穴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疗效。方法将60例颈源性头痛患者随机分为腹针加阿是穴组(治疗组)与传统针刺加阿是穴组(对照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进行视觉模拟评分法(VAS)测定患者疼痛程度,观察颈椎活动度改...
关键词:头痛 针刺 颈椎病 腹针  阿是 电针 
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被引量:1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年第12期2639-2641,共3页林江红 张劲军 谢文霞 方一鸣 
温州市科技局基金重点项目(Y20070060)
目的:探讨电针加穴位推拿配合保健按摩综合康复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随机等量的原则将100例受试患者分别采用电针加穴位推拿配合保健按摩治疗(综合康复组)、单纯电针疗法(对照组),对两组的疗效进行评定并于3个月...
关键词: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电针疗法 推拿疗法 保健按摩操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机理探析被引量:5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年第6期845-845,共1页陈勇 张劲军 叶天申 
运动性疲劳最早是由莫索(Mosso)开始研究的,在1983年第五届国际运动生物化学学会上对运动性疲劳做了规范性定义,即指由机体运动本身所引起的"机体生理过程不能持续其机能在一特定水平上或不能维持预定的运动强度"的机体运动能力暂...
关键词:运动性疲劳 虚劳病 机理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的双向调节作用被引量:3
《浙江中医杂志》2008年第5期289-290,共2页谢文霞 董海欣 叶天申 张劲军 夏君慧 黄河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及对椎—基底动脉血流的调节作用。方法:75例颈性眩晕病人经颅彩色多普勒仪(TCD)检测,根据其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分为血流加快组和血流减慢组。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症状积分及TCD数值的变化。结果:两组治...
关键词:腹针 颈性眩晕 椎-基底动脉血流双向调节 
腹针辨证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4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年第5期1032-1034,共3页谢文霞 董海欣 叶天申 张劲军 夏君慧 黄河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课题(Y20060093)
目的:比较腹针治疗不同中医分型的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75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分成气血亏虚组、肝肾阴亏组、痰湿阻滞组3组,分别观察各组治疗前后的积分的改变情况与观察每个患者治疗前后TCD数值的改变。结果:观...
关键词:眩晕 腹针 中医分型 TCD 积分 
腹针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观察被引量:6
《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第12期2563-2565,共3页谢文霞 董海欣 叶天申 张劲军 夏君慧 黄河 
温州市科技局资助课题(Y20060093)
目的:观察腹针与传统针灸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将40例确诊为颈性眩晕的病人随机分为腹针组与传统针灸组,治疗后对两组病人症状进行积分评估,疗效的对比,在不同时间点(针灸5次后与针灸10次后)进行不同的症状改善情况对比。结果:观...
关键词:眩晕 腹针 传统针灸 
西医院校从事针灸学教学的体会与思考被引量:5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年第6期772-,774,共2页谢文霞 张劲军 叶天申 陈勇 
针对西医院校学生学习中医针灸的特殊性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奠定基础。
关键词:中医针灸 教学改革 西医院校 
巴布剂穴位贴敷治疗活动期类风湿性关节炎33例临床研究被引量:16
《江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年第6期23-24,共2页叶天申 谢文霞 张劲军 
浙江省中医药科研项目(No.2000c83)
目的:观察类风关巴布剂穴位贴敷类风湿关节炎(RA)的疗效。方法:将64例RA患者随机分为穴贴组33例,对照组31例,治疗组采用穴位贴敷类风关巴剂;对照组口服雷公藤多苷片,两组均完成3个月的治疗,观察疗效、治疗前后的有关指标及不良反应情况...
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 巴布剂 穴位贴敷 雷公藤 
针灸加注射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35例研究被引量:10
《江西中医药》2003年第3期40-41,共2页叶天申 谢文霞 张劲军 
目的 :观察针灸加穴注或肌注弥可保治疗顽固性面瘫疗效差异。方法 :将 35例顽固性面瘫患者 (ENoG示损失≥ 90 % )随机分为两组对照 ,针灸加穴注组采用针灸配合穴位注射弥可保 ,在针灸加肌注组中将弥可保改为肌肉注射 ,用改良 port mann...
关键词:面瘫 针灸 弥可保 穴位注射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