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四明

作品数:24被引量:354H指数:1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中华鲟DNAMTDNARAPD鲢鱼更多>>
发文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海洋与湖沼》《动物学杂志》《Current Zoology》《遗传》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九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际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长江中游水系鲢和草鱼群体mtDNA遗传变异的研究被引量:59
《水生生物学报》2002年第2期142-147,共6页张四明 汪登强 邓怀 余来宁 
"九五"国家科技攻关项目 ( 96 -0 8-0 1 -0 3-0 1 )
采用 PCR技术进行了长江中游鲢和草鱼四个地理群体的线粒体 DNA(mt 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FL P)的研究。四个地理群体包括长江中游的湖北嘉鱼和江西瑞昌两个地理群体 ,长江中游的两大支流汉江和湘江群体。 PCR技术扩增出 mt DNA N...
关键词:鲢鱼 草鱼 线粒体DNA 变异 PCR-RFLP 遗传多样性 长江中游水系 
从线粒体DNA控制区核苷酸序列论达式鲟、亚洲和北美洲中吻鲟的分类地位(英文)被引量:12
《动物学报》2001年第6期632-639,共8页张四明 吴清江 张亚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960 0 11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开放实验室资助~~
尽管古老的鲟形目鱼类的分类及系统演化一直是中外学者感兴趣的研究课题 ,但迄今仍有诸多谜团未解。其中 ,关于亚洲远东地区和北美地区的中吻鲟 (Acipensermedirostris)的分类地位争论已久。长江水系的达式鲟 (A .dabryanus)和中华鲟 (A...
关键词:中吻鲟 达式鲟 中华鲟 系统学 线粒体控制区 DNA 核苷酸序列 亚洲 北美洲 分类地位 
长江水系鲢和草鱼遗传结构及变异性的RAPD研究被引量:74
《水生生物学报》2001年第4期324-330,共7页张四明 邓怀 汪登强 余来宁 
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 ( 96-0 8-0 1 -0 3-0 1 )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长江中游的湖北嘉鱼与江西瑞昌两个地理群体和中游的汉江和湘江两大水系的鲢和草鱼的群体进行了遗传学研究。发现长江水系鲢的遗传变异要高于草鱼 ,与现今生物量成反比的反常现象。鲢遗传多样性从大...
关键词:鲢鱼 草鱼 遗传多样性 RAPD 长江 变异性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及相关种类的mtDNA控制区串联重复序列及其进化意义被引量:26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2000年第4期458-461,共4页张四明 吴清江 张亚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3 960 0 112 );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和分子开放实验室资助
采用 PCR技术和 DNA测序技术 ,发现了我国一级珍稀保护动物中华鲟 ( Acipensersinensis)线粒体 DNA( mt DNA)的控制区 ( D- loop)存在数目不等的串联重复序列 ,该重复序列造成了中华鲟广泛的异质性现象 .从分子水平进行了不同类型重复...
关键词:中华鲟 鲟鱼类 MTDNA控制区 串联重复序列 进化 
中华鲟随机扩增多态性DNA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被引量:59
《海洋与湖沼》2000年第1期1-7,共7页张四明 邓怀 晏勇 汪登强 吴清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00112
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进行了连续3年(1995-1997)共70尾来源于长江水系中华鲟样本遗传分析。共用了40个 10bp长的随机引物,在 26种可供分析的引物中,只有OPK01、OPK02、OPK0...
关键词:中华鲟 RAPD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遗传保护 
12种鲟形目鱼类mtDNA ND4L-ND4基因的序列变异及其分子系统学被引量:19
《中国科学(C辑)》1999年第6期607-614,共8页张四明 张亚平 郑向忠 陈永久 邓怀 汪登强 危起伟 张云武 聂龙 吴清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396 0 0 112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细胞与分子进化开放实验室资助
鲟形目鱼类是一类在鱼类乃至脊椎动物进化史上占有很重要地位的古老濒危鱼类 ,长期悬而未决的系统演化关系为世人瞩目 .采用DNA测序技术首次测定了包括中国特有鲟形目鱼类在内的 1 2种鲟形目鱼类的mtDNAND4L和ND4基因 ( 70 3bp)的序列 ...
关键词:鲟形目 MTDNA ND4L ND4 分子系统学 DNA序列 
7种鲟形目鱼类亲缘关系的随机扩增多态性DNA研究被引量:21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9年第9期818-823,共6页张四明 邓怀 汪登强 吴清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39600112)
为阐明鲟形目鱼类的系统发育关系,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对中华鲟、达氏鲟、史氏鲟、意大利鲟、短吻鲟、长江白鲟和匙吻鲟的基因组进行了研究。13个引物在每个种共产生127个信息座位。按UPGMA聚类法构建这7种鲟形目鱼类的分...
关键词:RAPD 分子系统学 亲缘关系 鲟形目 鲟鱼类 
中华鲟(Acipenser sinensis)间的长度变异与个体内的长度异质性被引量:19
《Acta Genetica Sinica》1999年第5期489-496,共8页张四明 邓怀 汪登强 张亚平 吴清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9600112
用PCR技术扩增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线粒体DNA(mtDNA)控制区(D-loop)时,发现中华鲟天然群体内存在个体间和个体内的mtDNA长度变异现象。DNA测序表明,长度变异发生在mtDNAryloop靠近tRANpro的位置,由长约82碱基对(bp)...
关键词:中华鲟 MTDNA 长度变异 异质性 串联重复 
刺鳅性染色体的细胞遗传学确定证据被引量:7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年第2期185-190,共6页刘江东 黄晓 余其兴 周荣家 郭一清 刘利 张四明 邓怀 汪登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通过对刺鳅有丝分裂中期染色体的核型、Ag-NORs和C-带分析,以及对精母细胞减数分裂粗线期二价体配对行为的系统观察,确定刺鳅具有一对异配的大型性染色体。
关键词:刺鳅 性别决定 性染色体 细胞遗传学 
中华鲟天然群体蛋白质水平遗传多样性贫乏的初步证据被引量:11
《Zoological Research》1999年第2期95-98,共4页张四明 邓怀 危起伟 汪登强 吴清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为了阐明我国Ⅰ级珍稀水生保护动物中华鲟(Acipensersinensis)天然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特征,为其资源的监测与保护提供科学依据,采用聚丙烯酰胺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对中华鲟天然群体进行了蛋白质遗传多态性研...
关键词:中华鲟 蛋白质电泳 遗传结构 遗传多样性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