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成

作品数:12被引量:32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吉林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双导程力标准机砝码锥蜗杆蜗轮更多>>
发文领域:机械工程金属学及工艺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宇航计测技术》《焊接》《衡器》《压电与声光》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直线电动机推力测试虚拟仿真实验设计被引量:7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20年第3期115-117,214,共4页于立娟 张学成 陈晓波 熊宇翔 王昕 
直线电动机作为应用广泛的零传动特种电机,在制造加工、轨道交通、光学检测、生物医学、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地位。针对本科实验设备及耗材成本、安全性问题及时间、场地的限制,设计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直线电动机推力测试实验,将...
关键词:直线电动机 虚拟仿真 推力测试 参数设置 
分立吊挂静重式力标准机被引量:1
《计量技术》2017年第12期70-72,共3页王海军 张学成 
提出“分立吊挂静重式力标准机”技术方法,它运用伺服电机开环控制技术,实现了保证计量高精度前提下自动化高效率工作、结构简单、性能可靠和操作简便的目标。研制了具备检测1500kg、2000kg、3000kg传感器能力的高性能标准力值装置,...
关键词:静重式力标准机 分立吊挂 自动控制 砝码组合 
运用压电陶瓷的叠加式力标准机的研究与应用
《衡器》1999年第3期28-30,共3页张学成 王彬 
本文首先论述了目前广泛应用于传感器负荷特性试验中的叠加式力标准机的工作本质,在建立力学模型的基础上指导出了这种标准机产生的力值的数学表示式,指出了精确位移控制是这种力标准机的工作实质和关键。据此文中提出和论述了利用压电...
关键词:负荷传感器 力标准机 压电陶瓷 测力设备 
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的原位自动校准被引量:6
《宇航计测技术》1998年第2期60-64,共5页张学成 荆风林 任敏 张俊岳 
研究了火箭发动机推力测量系统的原位校准问题。提出并建立了实现原位校准自动化的原理和方法。在建立和分析用于原位校准的加载系统的力学模型基础上,推导出了原位校准加载系统作用力的数学表达式,分析了影响作用力的因素,为原位校...
关键词:火箭发动机 推力测量 自动校准 原位校准 
压电致动器双向电源研究被引量:8
《压电与声光》1998年第1期34-37,共4页张学成 
提出并研究了一种压电致动器电源,它可以实现对压电致动器的从负电压到正电压的双向电压作用,且作用电压可以很高并可不间断连续作用。该电源具有易于实现压电致动器输出自动控制和输出范围大的特点,适宜逆压电效应为基本原理的压电...
关键词:压电致动器 双向电源 直流电源 自动控制 电源 
压电陶瓷力发生装置被引量:6
《压电与声光》1997年第3期176-179,共4页张学成 
提出和研究了以输出推力为主要目的的压电陶瓷的应用问题,建立了一种新型的“压电陶瓷力发生装置”。
关键词:压电陶瓷力 力发生装置 力标准机 
叠加式力标准机的自动化改造研究
《衡器》1997年第4期26-28,共3页张学成 韩春学 
叠加式力标准机在负荷传感器的生产中被广大衡器生产企业普遍采用。本文论述了对仍为手控方式工作的非自动化叠加式力标准机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了实现自动化改造的技术方法,论证了这种方法的实用性。
关键词:负荷传感器 叠加式 力标准机 电子衡器 
负荷传感器试验的准动态加荷方法探讨
《计量技术》1997年第2期36-38,共3页张学成 
本文通过对叠置加荷方式的力学过程进行分析,从理论上论证了负荷传感器试验非静态加荷的可能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准动态加荷的概念,并对这一方法在实际工作中实施的可行性进行了论证和探讨。文中详细论证了加荷速度、采样频率和仪表...
关键词:动态性能 负荷传感器 传感器 
称重传感器负荷特性试验的叠置加荷方法被引量:2
《衡器》1996年第3期23-25,共3页张学成 
本文论述了称重传感器负荷特性试验中采用叠置式加荷方法的工作精度、工作效率和成本等问题。文中从分析叠置加荷工作原理入手,以LCB全自动叠加式力标准机为例,从理论、实验数据和应用效果诸方面论证了叠置式加荷方法应用于称重传感器...
关键词:称重 传感器 负荷特性试验 力标准机 叠置加荷 
负荷传感器测试的微机控制与数据处理被引量:1
《衡器》1995年第3期14-15,13,共3页王义强 张学成 
本文提出并建立了在测力机上运用微机使负荷传感器测试过程和数据处理过程实现自动化,提高测试水平的一种简便而实用的方法。介绍了这种方法的硬件组成,论述了微机控制测力机工作的原理和数据处理的数学方法。应用实践证明,文中介绍的...
关键词:负荷传感器 测力机 数据处理 程序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