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滢

作品数:45被引量:68H指数:5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更多>>
发文主题:仿真NC表面粗糙度球头铣刀数控加工更多>>
发文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发文期刊:《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工具技术》《现代制造工程》《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更多>>
所获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高速铣削曲面工件的表面粗糙度仿真
《工具技术》2009年第7期44-46,共3页张滢 梁生龙 张楠 苗运歌 
在实际生产中,空间曲面一般采用行切法加工。无论是三坐标还是两坐标联动铣削,走刀行距的选择对加工表面粗糙度都有很大影响。本文针对球头铣刀对Bezier双三次曲面工件的高速铣削,结合走刀行距经验公式,提出了一种表面粗糙度的仿真算法...
关键词:曲面 高速铣削 表面粗糙度 仿真 球头铣刀 走刀行距 
高速铣削曲面工件表面粗糙度的仿真被引量:1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2期4-4,共1页梁生龙 张滢 张楠 苗运歌 
当前采用高速铣削方式铣削具有曲面结构的零件应用非常广泛,为达到所加工的零件要求的表面粗糙度选择合适的行距和步长对生产成本、劳动生产率都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针对球头铣刀在高速铣削、低切削量的条件下,分析Bezier双三次曲面构建...
关键词:表面粗糙度 高速铣削 轨迹 仿真 
曲面加工刀具轨迹的仿真技术研究被引量:1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2期5-6,共2页苗运歌 杨者青 张滢 
本文针对数控铣削加工中刀具的走刀轨迹进行研究,对毛坯体建模时,采用的是三角面片离散法,实现了3轴数控铣床实体切削加工时离散矢量与刀具扫描体的几何求交算法,建立了铣削运动模型,通过不断更新毛坯数据信息来模拟刀具的切削过程,从...
关键词:数控铣削 刀具轨迹 几何仿真 
数控铣削加工精度预测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09年第2期92-92,共1页张楠 张滢 梁生龙 苗运歌 
依据铣削加工的特点,将影响加工精度的误差从坐标分解的角度分为三大类:刀架坐标系、主轴坐标系和工艺基准坐标系。在充分考虑机床几何(运动)误差、工艺系统受力变形、工艺系统热变形等对加工精度的影响的情况下,通过坐标变换将所有误...
关键词:数控铣削 加工精度 误差模型 
虚拟数控加工中球头立铣刀三维显示技术研究被引量:1
《工具技术》2008年第6期59-61,共3页张滢 梁万勤 刘宝明 徐晗 杨者青 
在现有的数控仿真软件中,球头铣刀常被简化为圆柱体,虽然能够模拟加工路线,验证NC代码的正确性,但模型的几何信息不能被瞬时提取,也不能被物理仿真所利用。针对上述缺点,建立了球头立铣刀螺旋线方程,利用VC++和OpenGL建立了支持参数库...
关键词:球头立铣刀 数控加工 几何模型 
基于分布式的虚拟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8年第3期19-22,共4页张滢 
根据分布式的虚拟车削加工仿真系统的功能要求,确定了软件系统结构,选用CORBA作为开发方法,利用VC++语言和OpenGL技术相结合成功地开发了一个基于分布式的虚拟车削加工仿真系统。同时对程序的运行机理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分布式系统 CORBA 车削加工仿真 
虚拟数控铣床几何建模方法研究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5期19-21,共3页王英波 张滢 杨者青 
几何模型是虚拟加工系统中的关键功能和关键性软件,是任何虚拟加工系统不可缺少的功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整个仿真系统的成败。它采用一种很简单并且很实用的表达方法,表达了数控铣床的整体结构,包括机床体和常用铣刀,并采用OpenGL技术...
关键词:几何模型 虚拟加工系统 仿真 OPENGL 真实感 
虚拟数控铣削加工几何仿真系统研究被引量:1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2007年第2期21-23,共3页梁万勤 王英波 张滢 杨者青 
数控加工仿真可以克服实物试切加工的弊端,为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发挥重要作用。建立了几何仿真系统总体结构,对其中的几何仿真模块进行了深入研究,包括刀具实体建模、毛坯实体建模和刀具扫描体建模...
关键词:几何仿真 数控加工 建模 
虚拟制造系统中球头铣刀磨损预测
《航空制造技术》2007年第8期79-81,共3页徐晗 张滢 杨者青 刘宝明 
基于球头铣刀铣削方式及铣削参数的特点,应用微分理论基本方法提出了一种虚拟制造系统中球头铣刀磨损预测的数学模型,为提高虚拟制造系统的真实感和实时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虚拟制造系统 刀具磨损 球头铣刀 
球头立铣刀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仿真技术研究被引量:1
《机械设计与制造》2006年第12期90-92,共3页张滢 赵越 
铣削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形成与铣刀和工件振动、主轴偏心、刀具磨损、刀具变形等物理和几何因素有关。多年来中外学者针对各种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对单一”的数学模型。这些数学模型只考虑了一种或两种影响因素,还没有建立起描述物理和几...
关键词:铣削加工 表面粗糙度 球头立铣刀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