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珑

作品数:9被引量:44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解放军第九四医院更多>>
发文主题:颅内动脉瘤电解可脱性弹簧圈并发症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脑血管痉挛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华神经医学杂志》《山东医药》《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更多>>
所获基金: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9
视图:
排序: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转染预防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2016年第1期13-17,共5页伍伟俊 张珑 钱锁开 
目的通过血管内转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 NOS)基因的方法,结合脑动脉病理学和超微结构观察,探讨e NOS基因转染对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建立兔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模型...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e NOS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海马区微血管痉挛及血管内转染一氧化氮合酶基因的影响被引量:1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4年第4期425-427,共3页张珑 钱锁开 黄国兵 李伯和 刘文星 张小军 伍伟俊 
目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及微血管的变化,观察血管内转染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后,海马CA1神经元及微血管改变,探讨eNOS基因转染预防脑血管痉挛的作用。方法 24只兔随机分为对照组、SAH组、转染携带eNOS基...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海马 一氧化氮合酶 转染 血管痉挛 颅内 
一氧化氮合酶基因对兔SAH后大脑中动脉超微结构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3年第2期106-108,共3页伍伟俊 张珑 钱锁开 黄国兵 李伯和 刘文星 张小军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后大脑中动脉超微结构的变化及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基因对它的影响。方法采用枕大池二次注血法制备兔SAH模型。24只兔随机分成对照组、SAH组、携带eNOS基因重组腺病毒(AdeNOS)组。AdeNOS组造模前用微...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痉挛 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 超微结构  
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山东医药》2012年第37期69-70,共2页温剑峰 夏喻 杨绮帆 邓磊 张珑 祝胜 钱锁开 
南京军区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十一五"计划课题(06MA76)
目的探讨颅内压监测在弥漫性轴索损伤(DAI)治疗中的应用。方法收集81例DAI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应用颅内压监测组与未应用颅内压监测组的预后。结果颅内压监测组的病死率、预后均优于无颅内压监测组(P均<0.05)。结论颅内压监测对DAI患者...
关键词:弥漫性轴索损伤 颅内压监测 治疗 
微创气管切开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8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第11期37-39,共3页傅建军 祝胜 钱锁开 杨绮帆 温剑峰 邓磊 张珑 
目的探讨和推广经皮微创气管切开术(percutaneous dilatational tracheostomy,PDT)在神经外科危重患者救治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0月至2011年12月181例行PDT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直接切开,二次切开2例。观察其手术时间...
关键词:微创气管切开 神经外科 人工气道 抢救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颅内动脉瘤30例被引量:1
《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10年第5期214-215,共2页杨绮帆 钱锁开 涂杳然 张珑 祝胜 邓磊 温建峰 胡尚伟 熊鹏举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弹簧圈(GDC)栓塞颅内动脉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GDC栓塞30例(共32个)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术中动脉瘤破裂1例,致密填塞导致血管小分支闭塞1例。术后死亡1例,发生短暂性神经功能缺失1例。结论正确处理术中...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栓塞 治疗性 手术中并发症 
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临床分析(附87例报告)被引量:11
《江西医药》2009年第12期1159-1162,共4页伍伟俊 钱锁开 张珑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2009年我科87例闭合性颅脑外伤去骨瓣减压术后发生的并发症及其发生率、类型与危险因素。结果术后3个月临床随访结果:GOS5分54例,4分21例,3分7例,2...
关键词:颅脑外伤 去骨瓣减压 并发症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治疗颅内动脉瘤被引量:3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9年第3期177-179,共3页杨绮帆 钱锁开 涂杳然 张珑 邓磊 温建峰 胡尚伟 熊鹏举 
目的总结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的选择、并发症及其防治经验。方法2004年10月至2007年12月我们采用电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20例(共22个)颅内动脉瘤。其中前交通动脉瘤10个,后交通动脉瘤6个,大脑中动脉...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 栓塞治疗 电解可脱性弹簧圈 
依达拉奉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疗效的临床观察被引量:15
《中华神经医学杂志》2006年第9期953-954,共2页温剑峰 钱锁开 杨绮帆 祝胜 胡尚伟 张珑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对急性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促醒作用以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将6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GCS≤8分)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促醒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治疗。两组于伤后6个月按GO...
关键词:依达拉奉 颅脑损伤 昏迷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