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贺福

作品数:33被引量:40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更多>>
发文主题: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江泽民同志更多>>
发文领域:政治法律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发文期刊:《马克思主义研究》《瞭望》《前线》《人民论坛》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续写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彩篇章——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论述
《紫光阁》2013年第10期10-14,共5页张贺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时代发展和全局的高度,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提出了许多治国理政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党和国家各项...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书记 习近平 精神 学习 于坚 篇章 续写 
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述论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年第11期33-43,共11页张贺福 黄华德 
科学发展观打开了我们党理论创新的新视野,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各个领域形成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和新观点新论断,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科学发展观将以人为本作为核心理念,赋予历史唯物主义关于人民是历史进步的动力、马克...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科学发展观与十六大以来的理论创新
《紫光阁》2012年第11期27-29,共3页张贺福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领导全党探索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新的实践中,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集中体现的一系列理论创新成果,奋力把中国特...
关键词:理论创新成果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胡锦涛同志 邓小平理论 
科学发展观这样升华被引量:1
《瞭望》2009年第20期14-19,共6页张宁 张贺福 
一种新的科学理论提出后,党的总书记持以恒地关注认识的进程,并多次亲自进行深刻总结,反映了党中央对科学发展观的高度重视和严谨慎重的科学态度。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科学理论 科学态度 总书记 党中央 
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形成和发展--编辑十六大以来党的文献的体会被引量:1
《党的文献》2008年第6期38-44,共7页张宁 张贺福 
科学发展观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深刻洞察当今世界发展大势而提出的,其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离不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伟大实践。它在2003年我国抗击非典斗争实践中产生,在制...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十六大以来 理论创新 
坚定不移地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奋斗
《北京党史》2007年第5期41-42,共2页张贺福 
胡锦涛同志6月25日在中央党校省部级干部进修班发表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和国家到2020年的奋斗目标,是全国各族人民根本利益所在,必须坚定不移地为之奋斗。”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坚持解放思想、推进改革...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奋斗 人民根本利益 和谐社会建设 科学发展观 中央党校 解放思想 改革开放 
科学发展观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进程被引量:6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7年第9期5-13,共9页张贺福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大力弘扬求真务实精神,创造性地提出了以科学发展观为核心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形成了一整套我们党治国理政的新思路和...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 重大战略思想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论江泽民同志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的历史性贡献——学习《江泽民文选》的若干体会被引量:2
《马克思主义研究》2006年第10期5-12,共8页张贺福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江泽民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作出了独特的历史性贡献。他科学对待马克思主义,紧紧围绕解答实际问题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善于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理论创新的路径。他创立的“三个代表”...
关键词:江泽民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历史性贡献 
“八大”取得重大成果的重要原因
《人民论坛》2006年第11A期49-50,共2页张贺福 
必须认真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始终做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善于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这是“八大”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的最重要原因,也是这些成果在会议召开后没能及时得到巩同和发展,从而使我们今天...
关键词:“八大” 原因 成果 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思想路线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弘扬“八大”精神 推进党内民主
《人民论坛》2006年第11A期48-48,共1页闫志民 许耀桐 张贺福 马占稳 姜辉 
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第八次代表大会,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提出要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以及执政党的建设问题等。这次会议对于我们今天扎实推进党内民主,以改革精神召开党代会,提供了丰富而...
关键词:改革精神 党内民主 “八大” 第八次代表大会 发扬 社会主义建设 社会主义民主 社会主义法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