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衍彬

作品数:17被引量:155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海拉尔盆地油气孢粉组合大磨拐河组油气勘探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地层学杂志》《石油物探》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油气穿过断盖配置散失部位的预测方法被引量:2
《特种油气藏》2018年第5期19-23,共5页黄鹤 徐衍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油源断裂转换带优势输导油气条件研究"(41372153)
为了研究含油气盆地下生上储式生储盖组合中油气分布规律,在油气穿过断盖配置渗滤散失条件及断裂输导油气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确定油气穿过断盖配置渗滤散失区和输导断裂凸面脊,将二者叠合建立了一套油气穿过断盖配置渗滤散失主要部...
关键词:断盖配置 油气散失 预测方法 留楚地区 冀中凹陷 
江75区块萨Ⅰ油层组振幅异常沉积成因分析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中旬)》2015年第7期21-24,共4页林春华 徐衍彬 陈均亮 杭文艳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1-001-004)
江75区块萨Ⅰ油层组上部近南北向延伸的条带状异常带表现为弱振幅的现象一直没有得到合理的地质解释,制约了勘探部署。通过对地震属性、钻井及沉积相分析认为,萨Ⅰ油层组振幅异常是由不同成因的沉积单元叠置造成的,萨Ⅰ油层组上部属性...
关键词:萨I油层组 振幅属性 河道 沉积单元 江75区块 西部斜坡区 
断裂对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油气的聚集作用被引量:12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2013年第3期11-17,124-125,共7页武卫峰 徐衍彬 范立民 张维君 时国新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1ZX05007-002)
为了研究断裂和不整合面配合在油气成藏与分布中的作用,在断裂和不整合面内部结构及输导油气特征基础上,采用断裂与沿不整合运移油气之间关系分析的方法,分析断裂沿不整合面侧向运移油气的聚集作用.结果表明:输导断裂对沿不整合面侧向...
关键词:封闭断裂 输导断裂 不整合面 输导作用 聚集作用 
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新方法及应用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3年第3期62-64,共3页康志江 徐衍彬 
国家重大专项"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数值模拟研究"(2011ZX05014)资助
中国许多油田已进入高含水期开发阶段,需要适用于高含水条件的经济可采储量计算方法。基于数理统计学模型,提出了用分流量预测模型来计算经济可采储量的新方法,通过油井井底的平均含水饱和度与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曲线,评估其最终经济可采...
关键词:高含水油田 经济可采储量 计算方法 预测方法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大磨拐河组油气成藏机制分析被引量:1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2年第S2期11-20,共10页梅梅 刘志宏 陈均亮 徐衍彬 田小彬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2150)
海拉尔盆地乌尔逊凹陷油气主要聚集在南屯组和大磨拐河组,大磨拐河组油气藏的纵向分布和油气藏的形成在乌尔逊凹陷南部和北部表现出差异性:乌尔逊凹陷南部大磨拐河组油藏主要分布在大磨拐河组二段顶部,而北部油藏则分布在大磨拐河组一...
关键词:次生油藏 运移 成藏 构造变形 乌尔逊凹陷 油气 
海拉尔盆地乌南凹陷原油芳烃组成特征及来源分析被引量:2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1年第6期7-12,共6页冯子辉 徐衍彬 霍秋立 郑桂英 汪振英 李敏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项目(2006CB701404)资助.
采用GC—MS分析技术分析了乌南凹陷原油和源岩中芳烃化合物,结果表明,不同构造带原油在芳烃化合物组成上存在明显差异。乌东斜坡和巴彦塔拉构造带的乌11井原油以菲系列和三芳甾烷系列为主,菲系列含量高于三芳甾烷系列,不含脱羟基维...
关键词:海拉尔盆地 乌南凹陷 原油 芳烃化合物 油源 
储层裂缝识别和预测方法被引量:18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2010年第2期5-12,共8页董平川 徐衍彬 李飞 陶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0574059和50004002)资助.
针对裂缝性储层并没有一套完整的表征技术方法,但在储层裂缝识别和预测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特别是地球物理方法的发展,包括先进的测井系列应用、地震资料的应用、裂缝数学方法的介入及计算机三维建模技术的应用等。储层裂缝研究方法...
关键词:储层裂缝 裂缝识别 裂缝预测 岩心观测 测井 地震 有限元数值模拟 主曲率法 
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及油运移输导形式被引量:19
《岩性油气藏》2010年第1期18-22,共5页付广 李卉 徐衍彬 
国家"973"重大基础研究项目(编号:2001CB209104);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项目联合资助
对研究区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油运移输导形式和对成藏与分布的控制作用研究可知:葡萄花油层源-圈空间配置有源下圈正上方和源下圈侧上方2种配置关系,油运移输导形式有直线型、反"L"型和"U"型3种形式,直线型运移输导形式由过T2—T0...
关键词:葡萄花油层 源岩 圈闭 空间配置 运移输导形式 三肇凹陷及周边地区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伊敏组孢粉组合
《地质学报》2005年第4期443-443,共1页万传彪 任延广 乔秀云 徐衍彬 金玉东 高平 刘彤彦 孙跃武 
关键词:孢粉组合 海拉尔盆地 内蒙古 大磨拐河组 组合特征 生物组合 研究区 划分 
孙吴—嘉荫盆地嘉D1井孢粉地层学研究被引量:9
《世界地质》2005年第1期11-17,共7页乔秀云 孙跃武 万传彪 王淑芝 徐衍彬 高平 刘彤彦 
对孙吴—嘉荫盆地北部逊克县的嘉D1井采集的孢粉和沟鞭藻类化石进行了分析研究,划分出4个特征较明显的孢粉组合:富饶组Betulaepollenites-Schizaeoisporites-Polypodiaceaesporites组合,总体反映晚白垩世晚期Maastrichtian期的特点;太...
关键词:孙吴-嘉荫盆地 嘉DI井 白垩纪 孢粉组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