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丹

作品数:7被引量:56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肺炎支原体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儿童呼吸道感染发病机制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发文期刊:《中国全科医学》《药物不良反应杂志》《首都医科大学学报》《传染病信息》更多>>
所获基金:北京市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荧光定量PCR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价值评估被引量:4
《继续医学教育》2017年第5期166-168,共3页王良玉 蔚然 郭东星 韩丽娜 韩晓华 窦海伟 李静宜 吴赵勇 李丹 田秀君 栗绍刚 辛德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81271890);北京市科技计划委员会基金资助项目(Z161100000116088)
目的通过采集临床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咽拭子及血清样本,以血清学诊断方法为对照,评估以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Community-acquired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 toxin gene,CARDS)编码基因为目的基因的荧光定量PCR诊...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CARDS基因 临床价值评估 临床价值评估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肺炎支原体方法的建立被引量:12
《传染病信息》2016年第1期52-56,共5页郭东星 胡文娟 李丹 李静宜 栗绍刚 吴赵永 田秀君 辛德莉 
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31100004013029);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课题(14JL28)
目的建立检测肺炎支原体的荧光定量PCR法,并与市售试剂盒和传统巢式PCR法的检测性能进行比较。方法设计针对肺炎支原体社区获得性肺炎呼吸窘迫综合征毒素基因的特异性引物,构建含相应目的片段的质粒作为标准品,采用SYBR Green染料法进...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儿童 研究设计 
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儿童咽拭子标本中肺炎支原体被引量:7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年第10期55-60,共6页李丹 李静宜 董艳青 任翊 田秀君 辛德莉 
基础临床研究合作基金重点资助项目(12ZL05)
目的采用自行设计的引物,利用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技术,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急性呼吸道感染患儿咽拭子标本中肺炎支原体的方法。方法针对肺炎支原体基因组内存在的重复序列SDC1设计6条特异性LAMP引物(SMP),使用实时浊度仪进行扩增反应并...
关键词:肺炎支原体 呼吸道感染 儿童 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 
实时定量PCR检测肺炎支原体2063位点点突变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3
《中国全科医学》2013年第32期3774-3777,共4页李静宜 孙岚 秦选光 董艳青 姜越 李丹 田秀君 辛德莉 
首都医科大学基础-临床科研合作基金项目:“肺炎支原体和耐药肺炎支原体诊断新技术研究”(12JL05)
背景肺炎支原体(MP)是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病原体,对目前常用治疗药物——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而传统检测MP耐药株的方法耗时耗力。目的建立一种快速诊断MP感染及耐药表型的新方法。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
关键词:支原体 肺炎 大环内酯类 抗药性 微生物 聚合酶链反应 点突变 
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对抗生素相关性肠炎大鼠肠黏膜微生态屏障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315-321,共7页李丹 任爱民 王红 许淑珍 
北京市中医局中西医结合51510课题~~
目的探讨中药复方通腑颗粒对抗生素相关性大鼠的肠道微生态屏障的保护作用,进一步比较通腑颗粒2种主要成分大黄、厚朴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采用SD大鼠80只,以4 g/kg盐酸林可霉素灌胃制备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模型,将大鼠按数字表法随机分...
关键词:中药 通腑颗粒 大黄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微生态屏障 肠黏膜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的中西医治疗进展被引量:2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12年第6期497-504,共8页李丹 任爱民 
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Clostridium difficile-associated diarrhea,CDAD)是由难辨梭状芽孢杆菌感染引起的腹泻,是抗生素相关性腹泻中的一个严重亚型.近年来,CDAD因其发病率及严重程度逐年增高,受到各国专家的普遍关注.目前在美...
关键词:难辨梭状芽孢杆菌相关性腹泻 治疗 预防 危险因素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治疗与预防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6
《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0年第4期262-268,共7页李丹 任爱民 王红 
抗生素相关性肠炎(AAC)多发生在应用抗生素治疗的3~14d,住院患者的发生率为3%~29%。其发病机制为应用抗生素后肠道正常菌群被抑制,致病菌和耐药菌过度生长。主要致病菌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可产生毒素A和毒素B,引起肠黏膜损伤,黏蛋白渗...
关键词:抗生素相关性肠炎 发病机制 治疗与预防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