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众

作品数:3被引量:80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北京科技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展性钢铁冶炼含碳量炼铁珠光体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发文期刊:《考古学报》《文物》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3
视图:
排序:
从渑池铁器看我国古代冶金技术的成就被引量:4
《文物》1976年第8期59-61,51,共4页李众 
河南渑池出土的汉魏至北朝的铁器,不仅数量大、品种多,而且包含丰富的技术内容,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对其中一些典型样品进行金相考察和化学分析,除了过去曾经发现过的白口铁、展性铸铁(亦称可锻铸铁)、灰口铸铁和炒钢锻件以外,还首次...
关键词:我国古代 冶金技术 展性铸铁 球墨铸铁 灰口铁 灰口铸铁 铁器 白口铁 生铁 科学价值 
关于藁城商代铜钺铁刃的分析被引量:27
《考古学报》1976年第2期17-34,187-194,共26页李众 
1972年10月,河北省博物馆及文物管理处在群众协助下,于河北藁城台西村商代遗址发现一件铁刃铜钺,铜外刃部断失,残存刃部包入铜内约10毫米,全钺残长111毫米,阑宽85毫米(图版壹)。铜钺的年代约当公元前十四世纪前后,即殷商安阳小屯早期。...
关键词:夹杂物 包含物 图版 陨铁 电子探针 氧化铁 氧化物 镍含量 镍分布 氧化铜 
中国封建社会前期钢铁冶炼技术发展的探讨被引量:57
《考古学报》1975年第2期1-22,174-179,共28页李众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早在公元前十七世纪左右,黄河上游的甘肃齐家文化的人们,就已经懂得冷锻和铸造红铜技术了。稍后,约当公元前十五世纪,黄河中游的早商遗址中出现了青铜器。从器物造型与制作水平判断。
关键词:夹杂物 铁素体 展性铸铁 生铁 技术发展 珠光体 含碳量 炼铁 我国古代 钢铁冶炼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