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延彦

作品数:14被引量:3H指数:1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故宫博物院更多>>
发文主题:龟腹甲缀合甲骨卜甲故宫博物院更多>>
发文领域:历史地理语言文字更多>>
发文期刊:《故宫学刊》《故宫博物院院刊》《出土文献》《华夏考古》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殷墟卜甲首甲形态初探——以左首甲为例图示
《故宫博物院院刊》2024年第7期34-44,140,共12页李延彦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甲骨形态与缀合再研究”(项目编号:G3024);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研究与应用专项课题“殷商占卜思想文化再检讨”(项目编号:YWZ-J006)阶段性成果。
本文简要描述了殷墟卜用龟腹甲首甲齿缝片的形态特征,从钻凿角度探究了齿缝片残片的形态,并初步分析了其具体成因。
关键词:殷墟 龟腹甲 首甲 形态 
清代的甲骨研究概说
《故宫学刊》2024年第1期213-220,共8页李延彦 
故宫博物院2019年度科研课题“故宫藏甲骨材质形态研究与复原缀合”(课题编号:KT2019-07,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保护”(批准号:G1009)阶段性成果之一
自1899年发现甲骨至清覆灭,甲骨被慧眼所识,作为出土文物,辗转流藏。专家学者考证其出土信息,为后世研究提供了翔实可靠的考古资料;整理著录、考释文字,尽可能保留了甲骨原貌,为拼缀复原提供了线索。十余年间,甲骨从古董变成可供研究的...
关键词:清代 甲骨 著录 考释 
殷墟卜用龟腹甲中甲形态研究
《出土文献》2024年第2期6-16,168,共12页李延彦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保护”(G1009);“甲骨形态与缀合再研究”(G3024);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研究与应用专项课题“殷商占卜思想文化再检讨”(YWZ—J006)阶段性成果。
本文描述了殷墟卜用龟腹甲中甲齿缝片的形态,结合钻凿、形态特征组合,将中甲齿缝片残片分为十四大类,并简要论述成因。
关键词:殷墟 龟腹甲 中甲 形态 
故宫博物院藏甲骨缀合偶得
《紫禁城》2023年第10期56-81,共26页李延彦 
缀合,又称拼合、接合、接对。甲骨缀合,就是拼合甲骨的碎片,通过甲骨的字体风格、残字、碴口、形态、存藏等佶息,将残碎的甲骨拼接在一起,使其尽可能地接近完整。
关键词:甲骨缀合 字体风格 故宫博物院藏 拼合 
基于书体风格的故宫藏马衡甲骨复原
《中国书法》2023年第4期46-54,共9页李延彦 
“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甲骨形态与缀合再研究”(批准号:G3024)、规划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保护”(批准号:G1009);故宫博物院二〇一九年度科研课题“故宫藏甲骨材质形态研究与复原缀合”(课题编号:KT2019-07,万科公益基金会资助);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研究与应用专项课题“殷商占卜思想文化再检讨”(批准号:YWZ-J006);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4ZDB059)阶段性成果之一。
在参加“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项目过程中,笔者以书体风格为线索,复原故宫藏马衡甲骨多例。这些复原在订正释文、推动缀合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本文选取组小字类、类、典宾类、出组二类、历组一类计五种字体六版甲骨,...
关键词:书体风格 故宫藏马衡甲骨 复原 
三千年前的龟甲和兽骨
《故宫学刊》2020年第1期-,共7页马衡 任昉(整理) 李延彦(整理)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4ZDB059)系列成果之一;国家社科基金专项资助
马衡先生原是甲骨学的先驱之一,为甲骨学的宣传与普及做过很多工作,但由于他的成果在生前很少发表,现在梳理甲骨学的学术史,很少有人能够想起他。本文是马衡先生未曾完整发表的遗稿,是最早介绍甲骨文及其价值的文章,高屋建瓴,深入浅出,...
关键词:马衡遗稿 三千年前 龟甲和兽骨 宣传与普及 
故宫博物院藏一版甲骨缀合浅议被引量:2
《故宫博物院院刊》2019年第8期20-25,109,共7页李延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4ZDB059);教育部、国家语委甲骨文研究与应用专项课题“殷商占卜思想文化再检讨”(批准号:YWZ-J006)系列成果之一
本文收录作者在整理故宫博物院藏甲骨过程中新近发现的一版缀合:从形态看,是左前甲;从卜辞内容看,涉及农业和祭祀。该版缀合为研究商代蝗灾提供了一条基本完整的资料。
关键词:故宫博物院 甲骨 缀合 蝗灾 
略论殷墟卜甲残片左右位置的辨识
《故宫学刊》2018年第1期28-38,共11页李延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4ZDB059);教育部、国家评委甲骨文研究与应用专项课题”殷墟占卜思想文化再检讨”(批准号:YWZ-J006)系列成果之一
卜甲残片左右位置的辨识,是甲骨形态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试图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从以下几方面论述如何从拓本入手辨识殷墟卜甲残片所属位置的左右。首先,对完整卜甲和卜甲残片所属的左右进行了界定;其次,论述卜甲残片左右辨识两个步...
关键词:殷墟 甲骨形态 卜甲残片 左右 辨识 
殷墟龟腹甲右后甲新缀六例
《考古与文物》2017年第3期116-119,共4页李延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4ZDB059)系列成果之一
甲骨形态研究在甲骨缀合实践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龟腹甲各个部位依靠齿缝咬合在一起,时光荏苒,龟版极易从齿缝处断裂,形成龟缝片。右后甲龟缝片沿背面靠近甲桥的钻凿断裂后,分为左右两部分。原边所在的窄窄的龟版受外力影响大多在腹...
关键词:右后甲 缀合 释读 
宾组卜甲新缀四则
《华夏考古》2016年第2期96-99,I0013-I0016,共8页李延彦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整理与研究"(批准号:14ZDB059)系列成果之一
在甲骨文研究中,卜甲形态研究是一项重要的课题。在整理材料过程中,笔者留心首甲残片,新缀卜甲四则,简要说明缀合理由并作了相关解释。
关键词:宾组 龟腹甲 形态 缀合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