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

作品数:12450被引量:9055H指数:3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永革朱彦民张玉金洪飏高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安阳师范学院郑州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殷墟甲骨文“乍(作)”的意义及用法
《中国语文》2025年第2期232-246,256,共16页张玉金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殷墟甲骨文译注与语法分析及数据库建设”(17ZDA299)的阶段性成果;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规划项目“甲骨文字词合编”(G302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研究了殷墟甲骨文中“乍(作)”的意义和用法。“乍(作)”有名词和动词两种用法。名词“乍(作)”可用作人名。动词“乍(作)”有制作、酿造、铸造,建造、兴建,制造、为,建立、创建,开垦,兴起、发动,进行、举行等七个义项。殷墟甲骨文...
关键词:甲骨文 乍(作) 意义 
基于YOLOv8的手写甲骨文检测算法优化
《印刷与数字媒体技术研究》2025年第2期194-200,共7页陶筱娇 李健 王帅 杨钧 王永归 
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No.18XKG003)。
为解决手写甲骨文人工检测效率低、识别精度不足的问题,本研究将深度学习算法应用于手写甲骨文的自动检测中。首先,建立了手写甲骨文数据集并对其进行标注;然后,通过手动扩充数据集和二次标注,提高了数据集的可信度;最后,在YOLOv8算法...
关键词:甲骨文检测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YOLOv8 
董作宾考释甲骨文字之特点——论分期断代对于考释甲骨文的重要性
《语言研究》2025年第1期121-130,共10页王斐 程邦雄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冷门绝学重大项目培育项目“董作宾安阳殷墟发掘成果及对日甲骨学影响研究”(CCNU23LM00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草创时期甲骨文考释文献的整理与研究”(20&ZD307)。
董作宾是我国甲骨学和考古学的主要奠基者之一,他在古文字学、考古学、历史学、古年代学、古地理学等学科均有所建树。其中,在甲骨文字考释方面不仅承袭了前人偏旁分析、据形考释、辞例比较等科学的考释方法,更重要的是开辟了利用分期...
关键词:董作宾 甲骨文考释 传统考释法 分期断代考释法 
盒子灯:“非遗版”盲盒
《大学生》2025年第3期45-47,共3页张鑫(文/图) 
“哇哦!”眼前,一个个精美别致的彩灯从高处的盒子里依次掉落,青花瓷、修定寺唐塔、甲骨文“福”字、青铜酒樽、甲骨文“安阳”、司(后)母戊鼎、红旗渠纪念碑、二十四节气彩灯……伴着四散的烟花,刹那间的惊心动魄点亮了一连串的惊喜!...
关键词:甲骨文 修定寺 二十四节气 唐塔 红旗渠 青花瓷 彩灯 纪念碑 
关于甲骨卜辞中“■”字义项的考察
《汉字文化》2025年第5期64-68,共5页陈莹 
△见于甲骨文中,学术界对此字争议较大,至今未达成统一看法。文章将各学者对此字的考释作个汇总,在此基础上,罗列△在《新甲骨文编》中出现的形体,梳理△在甲骨卜辞中的义项,得出△的义项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是表示本义,人身体的某部位;...
关键词: 汇释 形义 考释 
史学研究主持人语
《郭沫若学刊》2025年第1期19-19,共1页吴毅强 
1925年,王国维以《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为题,给清华学校暑期留校学生作公开演讲,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论点:“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为说明这一论点,王先生云:“自汉以来,中国学问上之最大发见有三:一为孔子壁中...
关键词:敦煌千佛洞 甲骨文字 清华学校 内阁大库 汲冢书 王先生 主持人 壁中书 
《甲骨文二十四节气》(字体设计)
《出版发行研究》2025年第3期I0002-I0002,共1页李朝胜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汉字传承与创新设计研究”(项目编号:21ZD26);浙江省新型重点培育智库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的阶段性成果。
甲骨文·猜想
《小学阅读指南(低年级版)》2025年第3期F0002-F0002,共1页
在甲骨文中,“命”与“令”最初形态相近,直至金文起,“令”字的左下方添上了一个“口”。这一变化不仅标志着文字形态的演变,更深刻地反映了古人对“命令”“天命”及“生命”等概念的洞察与区分。从跪坐发布命令的具象描绘,到抽象概...
关键词:发布命令 甲骨文 文字形态 最初形态 抽象概念 
从古文字形看“妻”“妾”社会地位的变化
《汉字文化》2025年第5期159-161,共3页郭燕妮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冷门绝学研究专项“上古汉语转折复句构式的演变研究”(项目编号:GD24LMZZY01)的阶段性成果。
通过对甲骨文和小篆中“妻”“妾”二字的研究,发现这两个字背后所反映的古代婚姻制度和社会地位有明显变化。甲骨文中的“妻”字形象地描绘了上古时期存在的抢婚风俗,暗示了当时女性作为配偶的社会地位较低。而“妾”字在甲骨文中并没...
关键词:甲骨文 小篆   社会地位 
大骨头
《格言(校园版)》2025年第7期48-49,共2页老猫先生 董肖娴(绘制) 
文物名称:甲骨文与甲骨。收藏地点:安阳殷墟博物馆、南京博物院、山东博物馆、中国文字博物馆等。所属年代:商朝。文物类别:我国已知最早的成熟文字及其载体。大骨头,平又滑,长短花纹上面爬。弟弟妹妹正反看,一个一个仔细查。
关键词:安阳殷墟 南京博物院 甲骨文 商朝 山东博物馆 骨头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