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馨

作品数:8被引量:33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更多>>
发文主题:抑郁障碍患者自杀行为抑郁障碍正常人精神分裂症患者更多>>
发文领域:医药卫生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精神医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美国中华医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8
视图:
排序:
九味镇心颗粒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对照研究被引量:1
《精神医学杂志》2023年第3期292-294,共3页李英存 李馨 陈洁 李晓靖 万玉美 
山东省中医药科技项目(编号:2020Q039)。
目的评价九味镇心颗粒联合艾司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42例,接受艾司西酞普兰合并九味镇心颗粒治疗)和对照组(40例,仅接受艾司西酞普兰治疗),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2、4周末分别...
关键词:抑郁症 九味镇心颗粒 艾司西酞普兰 
性别、家族史及起病诱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年龄的影响被引量:4
《精神医学杂志》2022年第2期180-183,共4页刘腾腾 于晓东 李丛冉 陈洁 李馨 李英存 姚俊翔 曹灵霞 张嫣红 杨楹 
济宁医学院校级科研项目(编号:JYFC2018FJS003)。
目的 探究性别、家族史和有无起病诱因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起病年龄的影响。方法 选取1 044例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回顾性横断面调查性研究,通过Kaplan-Meier生存分析计算起病年龄,采用Log-rank检验对不同性别、有无家族史、有无诱因的精神...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起病年龄 性别 家族史 诱因 
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随机对照试验国内文献Meta分析被引量:6
《精神医学杂志》2020年第6期429-435,共7页李馨 李英存 孙丰霞 殷爱华 张敬悬 张艳 
济宁医学院教师科研扶持基金(编号:JYFC2018FJS001)。
目的评价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全面检索国内有关拉莫三嗪治疗双相障碍的研究。疗效指标被定义为治疗后总有效率的比较。安全性被定义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单用拉莫三嗪与单用丙戊酸钠或单...
关键词:拉莫三嗪 双相障碍 疗效 不良反应 META分析 
首次住院双相障碍153例预后3年随访研究被引量:4
《精神医学杂志》2018年第4期298-300,共3页李英存 李馨 
目的探讨首次住院双相障碍患者的预后情况。方法对153例首次住院且经过首次系统治疗达好转或痊愈出院的双相障碍患者进行电话随访,了解患者出院后3年内的总发病时间、发病次数和总服药时间。结果 153例随访患者在第一次出院后3年内平均...
关键词:双相障碍 预后 随访研究 
山东省焦虑障碍患者生命质量及应对方式的病例对照研究被引量:4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13年第10期953-957,共5页董曼 张敬悬 卢传华 唐济生 刘兰芬 邱惠敏 王松波 王爱祯 李馨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02-777);山东省医学科研基金(2005HZ074)
目的采用病例对照方法探讨焦虑障碍患者生命质量和应对方式特点。方法对山东省≥18岁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进行二次分析,以符合DSM-IV诊断的720例焦虑障碍患者作为研究组,按同性别、同年龄组(±3岁)、同村或同社区1:1配对...
关键词:焦虑障碍 生命质量 应对方式 病例对照研究 
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应对方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精神医学杂志》2012年第4期261-264,共4页殷爱华 张敬悬 李馨 
山东省医学科研基金(编号:2005HZ074);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编号:Small Grants program #02-777)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与正常人应对方式的不同,以及精神分裂症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以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筛查出的15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组,按同性别、同年龄组(相差±3岁)、同村1∶1配对选...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 应对方式 
重性抑郁障碍患者与正常人应对方式的对照研究被引量:6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年第2期135-140,共6页李馨 张敬悬 唐济生 
山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资助项目(2005HZ074);美国中华医学基金会资助项目(Small Grants program #02-777)
目的探讨重性抑郁障碍患者应对方式的特点。方法从山东省18岁及以上人群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数据库中筛查出303例重性抑郁障碍患者(研究组),按同性别、同年龄组(相差±3岁)、同村1∶1配对选择303名正常人(对照组),全部患者用SCID-I-P...
关键词:重性抑郁障碍 应对方式 对照研究 
抑郁障碍患者抗抑郁剂治疗与自杀风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精神医学杂志》2011年第4期317-320,共4页李馨 李英存 张敬悬 唐济生 
本文对儿童、青少年、成人的抗抑郁剂治疗与自杀风险,以及抗抑郁剂治疗与自杀风险的基因多态性进行了综述,并对新的抗抑郁治疗方法进行了初步探讨。
关键词:抗抑郁剂 自杀 治疗 进展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