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百方

作品数:46被引量:37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H碳膜库仑爆炸团簇离子核间距更多>>
发文领域:理学核科学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原子核物理评论》《青岛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物理学报》《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中国科学院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H_2^+分子离子与固体相互作用的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6期1096-1102,共7页缪竞威 杨百方 杨朝文 师勉恭 唐阿友 刘晓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5041);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2000061017)
作者报道了H+2分子离子通过碳膜后形成的H-,H,H2和H+2等多种产物的测量结果.实验表明,在各种产物的形成中电荷交换过程起着关键作用.作者对H+2在固体膜中的电荷交换、分子关联效应以及尾流效应进行了必要的分析和讨论.
关键词:H2^+离子 电荷交换 分子关联效应 尾流效应 
H_5^+团簇离子及其中性团簇产物H_3和H_4被引量:2
《物理学报》2003年第8期1901-1905,共5页杨百方 缪竞威 杨朝文 师勉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批准号 :19975 0 3 3 ;19975 0 3 4;10 175 0 41);高校博士学科点专项基金 (批准号 :2 0 0 0 0 610 17)资助的课题.~~
报道了H+5的实验结果 .分析讨论了H+5的形成和分解途径 .根据理论分析 ,以稳定的H+3为核心与一个或多个氢分子结合可能形成稳定的H+n 氢团簇离子 .另一方面 ,在高频离子源中 ,有发生H+3与H2 反应的条件 .实验中 ,从高频离子源引出的离...
关键词:H5+团簇离子 中性团簇产物 H3中性团簇 H4中性团簇 氢离子 测量方法 高频离子源 
H_4^+团簇离子和它的中性团簇产物H_3被引量:1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3年第1期16-20,共5页杨百方 缪竞威 杨朝文 师勉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批准号 :19975 0 3 3;19975 0 3 4;10 175 0 41)~~
报道了关于H+ 4 团簇的实验研究结果 ,从H+ 4 的分解能谱发现可能存在H3 团簇。分析讨论了H+ 4 的形成方式和可能的分解途径。
关键词:H4^+团簇离子 H3团簇 中性团簇产物 实验研究 分解能谱 氢分子 分解机制 
H_n^+(n=9,11,13)团簇离子的实验研究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年第1期90-96,共7页杨百方 缪竞威 杨朝文 师勉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175041;19975033;19975034)
报道了关于H+9,H+11和H+13团簇离子的实验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了H+9,H+11和H+13团簇离子的形成和可能的分解途径.
关键词:实验研究 H9^+团簇离子 H11^+团簇离子 H13^+团簇离子 高频离子源 氢团簇离子束 
H_7^+团簇离子及其中性团簇产物H_4和H_5被引量:1
《四川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年第6期1080-1084,共5页杨百方 缪竞威 杨朝文 师勉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9975033;19975034;10175041)
报道了H+7团簇的实验研究结果,从H+7的分解能谱发现,可能存在H4和H5等中性团簇产物.分析讨论了H+7的形成方式和可能的分解途径.
关键词:中性团簇产物 H7^+团簇离子 H4团簇 H5团簇 形成方式 分解能谱 离子源 
氢离子与碳膜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2002年第4期395-401,共7页缪竞威 杨百方 杨朝文 师勉恭 刘晓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 (批准号 :10 175 0 41;19975 0 3 3;19975 0 3 4);国家教育部重点科技项目 (批准号 :1997.12 9);高校博士点专项基金 (批准号 :2 0 0 0 0 610 17)资助课题
此文报道了H+ 、H+ 2 和H+ 3 离子通过碳膜后 ,在其中产生的各种微量产物的测量结果。讨论了离子与碳膜作用中的电荷交换过程。分析了这些微量产物的形成机理。实验证明在产物的形成中电荷交换过程起关键作用。
关键词:碳膜 相互作用 实验研究 氢离子 电荷交换 团簇效应 尾流效应 分子团簇 
H_3^+团簇通过碳膜的负离子产额测量及尾流效应的研究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3期5-8,共4页刘晓东 杨百方 缪竞威 师勉恭 唐阿友 杨朝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课题(批准号:19735004[重点项目];19575033;19975033;19975034)
报道了1.2、1.5和1.8MeV的入射H3+团簇通过不同厚度的碳膜后产生的负离子H-产额测量结果,讨论了尾流效应的影响.
关键词:碳膜 H3^+团簇 负离子产额 尾流效应 库仑爆炸 能谱 原子物理学 
团簇离子在固体中能损的非线性效应
《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年第2期231-233,共3页杨朝文 缪竞威 杨百方 师勉恭 刘晓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19975 0 34;19975 0 33;10 175 41)~~
研究了每核子能量为 2 6 0— 4 5 0keV的H+ 2 ,H+ 3 ,H+ 4 H+ 5和H+ 7团簇离子在金膜中的能损 .发现团簇离子中平均每个质子的能损大于相同速度的单质子能损 ,即能损比大于 1,且随团簇离子的大小和速度的增加而增加 .
关键词:团簇离子 固体 能损 非线性效应 原子物理学 
H_3^+团簇离子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原子核物理评论》2002年第2期234-237,共4页杨百方 缪竞威 杨朝文 师勉恭 刘晓东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 19975 0 33;19975 0 34;10 175 0 41)~~
报道了H+ 3 离子通过碳膜后 ,在其中产生的各种微量产物的测量结果 ,讨论了离子与碳膜作用中的电荷交换过程 ,分析了这些微量产物的形成机理 ,证明在产物的形成中电荷交换过程起关键作用 ,研究了离子与碳膜作用中的团簇效应和尾流效应 .
关键词:H^3+ 实验研究 团族离子 电荷交换 团簇效应 尾流效应 碳膜 氢离子 分子离子 
H^+离子在固体中的电子俘获被引量:2
《中国科学(A辑)》2002年第4期348-354,共7页杨百方 缪竞威 杨朝文 师勉恭 唐阿友 刘晓东 高小观 代云方 袁其清 姜忠友 李忠培 李道德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批准号:19975033;19735004;19975034)
在0.6,0.9,1.2,1.6和1.8MeV的能量下,测量了H+离子在不同厚度的碳膜中产生的中性产物H和负离子产物H-的产额φ(H)和φ(H-).测量结果表明,在相同的能量φ(H)和φ(H-)都是常数,而且φ(H)比φ(H-)大几个数量级.分析了H+在固体中运行时不断...
关键词:H^+离子 固体 电子俘获 碳膜 中性产物 负离子产物 电荷交换过程 电子损失 原子碰撞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