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景

作品数:40被引量:247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天津市水稻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水稻粳稻水稻新品种杂交粳稻选育更多>>
发文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天津农林科技》《种子》《作物杂志》《华北农学报》更多>>
所获基金: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天津市21世纪青年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天津分离物中病害特异性蛋白编码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南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年第3期101-107,共7页白雪亮 朱晔荣 周维 李艳萍 牛景 王勇 
天津市科委应用基础研究(05YFJMJC 06900)
采用RT-PCR的方法,对水稻条纹叶枯病毒天津分离物的病害特异性蛋白编码基因进行了扩增,将其克隆到pUCm-T载体后进行序列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该病毒分离物的病害特异性蛋白编码基因的开放阅读框由537个碱基组成,编码的蛋白含178个氨基酸...
关键词:水稻条纹叶枯病毒 天津分离物 病害特异性蛋白 序列分析 
天津小站稻新品种——花育409
《中国农业信息》2009年第7期33-33,共1页牛景 邹美智 李艳萍 
水稻条纹叶枯病近几年在我国由南向北迅速蔓延,2004年江苏133.3万hm^2水稻受条纹叶枯为害,减产30%左右,部分稻田绝收。2005年河南、山东普遍发病,稻农把条纹叶枯病叫做水稻的癌症。天津水稻条纹叶枯病呈迅速上升趋势,2006年有的...
关键词:小站稻 水稻条纹叶枯病 天津 新品种 上升趋势 抗病品种 稻曲病 减产 
水稻种质资源回交后代耐盐基因的鉴定与筛选研究被引量:3
《天津农业科学》2008年第4期4-6,共3页牛景 孙海波 邹美智 王景余 李艳萍 周维 
农业部948项目(2006G-51(2));天津市自然基金重点项目(08JCZDJC16700);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项目基金(06004)
以超优一号为轮回亲本,以其与36个供体的不同回交后代(BC2F2、BC2F3)群体为材料,进行耐盐鉴定与筛选研究。结果表明,虽然这些亲本本身对盐碱不具备很好的耐性,但所有回交后代均出现耐盐的超亲分离,说明这些供体均带有耐盐基因,且这种有...
关键词:种质资源 耐盐基因 粳稻 
转基因水稻高世代农艺性状的表现被引量:8
《华北农学报》2008年第1期15-21,共7页李艳萍 邹美智 孙海波 梁永书 王景余 牛景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993802811);天津市农业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科技攻关项目(003122011-5);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项目(03005)
以转SCK基因和bar基因粳稻恢复系超优1号和转GNA基因和hyg基因粳稻保持系早花二号自交高代(恢复系T5,T6,保持系T4,T5)材料为试材,进行抗性筛选鉴定和农艺性状考察。结果表明:转基因恢复系表现高抗除草剂,对二化螟呈不同程度抗性;保持系...
关键词:粳稻 转基因 SCK基因 BAR基因 GNA基因 hyg基因 抗性 农艺性状 
粳稻品种三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分析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年第12期30-33,共4页李艳萍 梁永书 孙海波 邹美智 王景余 牛景 
天津市攻关项目"北方粳稻优质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应用"(043123811)。
对粳稻品种两杂交后代F1、F2、F4代垩白性状研究分析表明,其垩白米率呈连续分布,但不呈正态分布;两"无垩白/高垩白"组合F2代分布曲线为单峰,主峰值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组合"越光/C602"F4代有四个分布不均的峰,组合"花育409/C602"F4代有...
关键词:粳稻 遗传 F1 F2 F4代 垩白性状 频数分布 
高产杂交粳稻新组合津优2006被引量:1
《杂交水稻》2007年第5期92-93,共2页孙海波 牛景 邹美智 李艳萍 王景余 梁永书 
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项目(05015)
津优2006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用粳稻不育系341A与粳稻恢复系C4115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粳稻新组合,表现出优势强、丰产性好、中抗稻瘟病、适应性广等特点,于2006年12月通过天津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关键词:杂交粳稻 津优2006 高产 选育 
三个粳稻型不育系选育经过及其特征特性
《作物杂志》2007年第4期70-73,共4页李艳萍 孙海波 梁永书 邹美智 王景余 牛景 
天津市应用基础研究重点项目(项目编号:043801711)
选用光敏组合S-143×C602的F2代不育材料进行花药培养,从后代(Ho)材料中发现不育株,命名为HSF2-35-1。对该不育株进行恢保测定,该材料表现为细胞质雄性不育,分别用保持系(花育13B、花育446B和花育560B)与其回交多代,获得3个不育系:命名...
关键词:粳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系 花药培养 选育 S13A、S446A、S560A 特性 
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花育13号的选育
《作物研究》2007年第3期285-286,共2页李艳萍 邹美智 孙海波 牛景 王景余 梁永书 
本文介绍了粳稻新品种花育13号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等.花育13号是天津市水稻研究所利用花药培养与常规育种相结合的方法选育的中、晚稻新品种,具有优质、优味、高产、稳产、抗病、耐盐等特点;通过天津市品种审定,在京...
关键词:优质 优味 高产 耐盐 花药培养 花培育种 
优质粳型新质源不育系的开花习性初步观察被引量:3
《种子》2007年第4期64-66,共3页孙海波 李艳萍 邹美智 梁永书 王景余 牛景 
天津市重点应用基础项目基金(043801711);天津市农业科学院院长项目基金(05015)
对粳型新质源不育系抽穗、开花习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该不育系抽穗和开花较集中、高峰期较明显,始花3~4天后进入盛花期,每日11:30~12:30为盛花时;开颖时间长、开颖角度大、柱头生活力强。新质源不育系具有较好的开花习性。
关键词:粳稻 新质源不育系 开花习性 优质 
粳稻品种三杂交后代垩白性状分析
《中国农村小康科技》2007年第3期23-25,31,共4页李艳萍 梁永书 孙海波 邹美智 王景余 牛景 
天津市攻关项目"北方粳稻优质功能基因的研究与应用"(043123811)。
对粳稻品种两杂交后代F1、F2、F4代垩白性状研究分析表明,其垩白米率呈连续分布,但不呈正态分布;两“无垩白/高垩白”组合F2代分布曲线为单峰,主峰值在无或低垩白米率处;组合“越光/C602”F4代有四个分布不均的峰,组合“花育409/C602”F...
关键词:粳稻 遗传 F1、F2 F4代 垩白性状 频数分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