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R基因

作品数:190被引量:947H指数:16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黄大年肖国樱王才林赵凌华志华更多>>
相关机构:安徽农业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水稻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中国农业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抗草铵膦基因bar遗传转化蓖麻被引量:2
《分子植物育种》2023年第6期1899-1905,共7页李思琪 王怡婷 于耸 郑志民 
东北林业大学5211高层次人才引进科研启动基金项目(GCC2016-01)资助。
在生产过程中,杂草会极大影响蓖麻的品质和产量。随着生物技术与基因编辑系统的出现,为实现蓖麻抗除草剂的定向育种带来了可能。为了提高蓖麻抗草铵膦除草剂的能力,以‘通蓖5号’大穗型蓖麻为实验材料,利用根癌农杆菌介导法将bar基因遗...
关键词:蓖麻 草铵膦 BAR基因 转基因 
海滨雀稗以hpt与bar基因为筛选标记的转化体系比较研究
《草业学报》2023年第1期165-177,共13页姜凯 吴雪莉 刘奕君 马越 宋洋 卢文杰 王增裕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2101423);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ZR2021MC066);高校高层次人才启动项目(6631120002)资助。
海滨雀稗作为耐盐性较强的暖季型草坪草,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为建立高效稳定的海滨雀稗遗传转化体系,本研究以海滨雀稗成熟种子为外植体,确定了筛选剂潮霉素和草丁膦在海滨雀稗的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和再生阶段的最佳筛选压。在进一步优...
关键词:海滨雀稗 外植体 离体再生 农杆菌介导 转基因植株 
共转化6-SFT和bar表达框小麦的获得及检测
《湖北农业科学》2022年第24期185-188,193,共5页贺晓岚 王建伟 陈新宏 李文旭 秦绍钊 汤宏 吴显芝 
贵州省教育厅科技拔尖人才支持计划项目(黔教合KY字[2017]094);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7]2522);贵州省基础研究计划项目(黔科合基础[2017]1167);贵州省教育厅黔教合人才团队项目([2015]70)。
为了探究源于华山新麦草和簇毛麦的果聚糖合成酶基因6-SFT改良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抗非生物胁迫的可行性,以bar为筛选标记基因,通过基因枪介导法将Ph-6-SFT或Dv-6-SFT基因导入普通小麦(科农199)幼胚愈伤组织中,用除草剂草丁膦作...
关键词: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 共转化 Ph-6-SFT基因 Dv-6-SFT基因 BAR基因 表达盒 
不同除草剂对转Bar基因马铃薯田间杂草的防效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核农学报》2022年第5期1026-1033,共8页贾小霞 马胜 齐恩芳 吕和平 刘石 黄伟 李掌 曲亚英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专项(2020GAAS16、2019GAAS16);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青年基金项目(2019GAAS35);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1JR7RA728);甘肃省科技计划重大专项(19ZDZWA002)。
为了安全防除抗草铵膦转基因马铃薯田间杂草,以转Bar基因马铃薯为试验材料,分析比较了有效成分1440 g·hm^(-2)灭草松(T1)、99 g·hm^(-2)11%砜嘧磺隆·精喹禾灵(T2)、1440 g·hm^(-2)灭草松+99 g·hm^(-2)11%砜嘧磺隆·精喹禾灵复配剂(...
关键词:马铃薯 BAR基因 草铵膦抗性 杂草防效 
基因枪介导BYDV-GPV-CP和Bar基因共转化小麦幼胚愈伤组织
《黑龙江农业科学》2022年第5期18-21,共4页崔志钢 王琨 赵会芳 陈耀峰 
铜仁市六大主导产业中园林元素与休闲农业融合发展创新团队(铜职院办发〔2020〕118号)。
为了优化小麦基因枪转化技术体系,提高小麦基因枪转化效率,分别以小麦品种小偃22、千斤早、西农979、扬麦18和扬麦12诱导9 d的幼胚愈伤组织为受体材料,使用基因枪介导BYDV-GPV-CP基因和抗除草剂Bar基因进行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共转化。结...
关键词:基因枪 愈伤组织 基因型 再生苗 
草丁膦乙酰转移酶基因序列分析
《农村科学实验》2021年第34期181-183,共3页刘倩琪 王学林 
抗除草剂bar基因是转基因植物中常用标记基因,也是转基因成分检测中重要的筛选基因。参照标准方法,检测水稻和小麦2个待测样的bar基因,通过分析待测样和对照样凝胶电泳结果,比对bar基因序列与标准序列的差异,结果发现水稻bar基因序列为2...
关键词:BAR基因 序列测定 水稻 转基因 检测 
Bar基因双元载体的快速构建及其在蛹虫草中的功能验证
《中国食品学报》2021年第10期15-22,共8页娄海伟 林俊芳 赵仁勇 叶志伟 田双起 王新伟 郭丽琼 赵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572178,31772373,31801918);广东省科技创新战略专项资金(2018B020205003,2018B020205001);河南省重点研发与推广专项(科技攻关)项目(212102110194)。
为获得草铵膦完全抑制蛹虫草生长的最小浓度和一种快速构建Bar基因双元载体的方法,本文首先采用浓度梯度法研究草铵膦对蛹虫草的抑制效果,其次采用双接头PCR(DJ-PCR)构建Bar基因表达盒,然后分别采用T4 DNA连接酶法和同源重组法把Bar基...
关键词:BAR基因 选择标记基因 蛹虫草 草铵膦 农杆菌介导转化 双元载体 同源重组 
转BPH9和Bar基因抗褐飞虱耐除草剂水稻‘H23’对非靶标生物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2021年第4期488-494,共7页李三和 刘凯 闸雯俊 徐华山 李培德 周雷 游艾青 
国家转基因重大专项(2018ZX0800101B)。
为探明转BPH9和Bar基因抗褐飞虱耐除草剂水稻‘H23’对非靶标生物安全性的影响,本文以‘H23’的非转基因亲本改良的‘广占63-4S’为对照,比较二者对二化螟(Chilo suppressalis)、大型蚤(Daphnia magna)和赤子爱胜蚓(Eisenia foetida)的...
关键词:转基因水稻‘H23’ 二化螟 大型蚤 赤子爱胜蚓 生态风险 
膦丝菌素乙酰转移酶抗原表位分析及快速ELISA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
《农业生物技术学报》2021年第3期591-598,共8页梁雨欣 李忠鹏 张春雨 侯吉超 李小宇 王永志 
吉林省农业科技创新工程项目(CXGC2018DC003);吉林省省级产业创新专项资金项目(2017C057-1);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20180201084SF)。
随着转基因大豆(Glycine max)市场的扩大,我国对转基因大豆的食品安全、环境风险等问题争议日渐加剧。越来越多的国家要求对转基因食品进行标识,部分国家对转基因成分含量亦有要求。为了建立转Bar基因大豆的快速、有效检测方法,对转Bar...
关键词:BAR基因 单克隆抗体 抗原表位 双抗夹心ELISA(DAS-ELISA) 
Bar+CP4EPSPS基因转化紫花苜蓿的研究及抗性鉴定
《北方园艺》2019年第18期32-39,共8页王英哲 王一楠 任伟 徐安凯 刘艳芝 郝东云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人才基金)资助项目(c7208000102);吉林省农业科学院结余经费(统筹部分)资助项目(y81990501);中国农业科技东北创新中心博士后基金资助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资助项目(CARS-35-02);吉林省科技厅重点科技研发资助项目(20180201072NY)
为了提高苜蓿抗除草剂的能力,以'公农1号'紫花苜蓿为试验材料,采用农杆菌介导的方法将Bar基因和CP4EPSPS基因转入紫花苜蓿中,研究了优化影响转化的5个主要因子(分别为外植体、农杆菌种类、侵染浓度、共培养时间、筛选浓度),建立了农杆...
关键词:紫花苜蓿 转化 农杆菌 BAR基因 CP4EPSPS基因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