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秀锋

作品数:10被引量:216H指数:7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冻土冻土退化青藏公路黄土沉积黄土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干旱区地理》《冰川冻土》《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青藏公路南段岛状冻土区内冻土环境变化被引量:23
《冰川冻土》1997年第3期231-239,共9页王绍令 赵秀锋 
冰冻圈动态变化基础研究项目
将90年代的勘探、钻孔测温和地面综合调查等实测资料与70年代对比,发现青藏公路南段岛状多年冻土区内的冻土退化和生态环境变化相当明显。表现为岛状多年冻土南界北移12km,多年冻土岛总面积减少7%。沼泽化湿地面积缩小约三...
关键词:青藏公路 冻土退化 环境变化 冻土 岛状冻土 
唐古拉山南麓多年冻土退化与嵩草草甸变化的关系被引量:24
《冰川冻土》1997年第1期47-51,共5页袁九毅 闫水玉 赵秀锋 王绍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测定了分布于唐古拉山南麓两道河-聂荣高地多年冻土岛和冻土退化后,季节冻土区的两种嵩草草甸群落中各物种的重要值以及群落生态优势度、物种多样性,结合冻土环境对比分析得出,诸多物种重要值发生了明显变化,物种多样性、生态优势...
关键词:冻土退化 植物群落 蒿草 草甸变化 多年冻土 
青藏高原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被引量:106
《冰川冻土》1996年第S1期157-165,共9页王绍令 赵秀锋 郭东信 黄以职 
青藏高原从70年代后期气温持续转暖,造成高原多年冻土呈区域性退化状态,已不同程度地影响到40m深以上的地温,特别是20m以上的浅层地温最为明显。近15~20a以来地温对比表明,高原上季节冻土区,河流融区及岛状冻土区内含冰(水)量较小的地...
关键词:气候变化 冻土退化 冻土预测 
岩石和土的冷生风化机制研究被引量:2
《自然科学进展(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讯)》1996年第4期470-476,共7页赵秀锋 
影响冷生风化的各因素中当数抗拉强度、饱水度、有效冻融循环和冷却速率最为重要。应用水分迁移理论可以解释岩石的冷生风化机制及与其相关的地貌发育特征、土的冷生改造以及寒区沉积物特征。
关键词:冷生风化 冷生特征 水分迁移 岩石  风化 
晚更新世以来东昆仑山区黄土沉积及其气候意义被引量:4
《干旱区地理》1993年第2期28-35,共8页赵秀锋 郭东信 黄以职 张宇田 
分布于东昆仑山北坡、发育于距今约24kaB.P.以来的高海拔黄土提供了东昆仑山区晚更新世以来气候变化的完整记录。根据黄土岩性、粒度、重矿物及其地磁分析,结合本区内的古冻土研究结果,东昆仑山约24kaB.P.以来经历了晚更新世末寒冷期(24...
关键词:黄土 气候波动 磁化率 昆仑山 沉积 
青藏高原冻土区沙漠化及其对环境的影响被引量:49
《冰川冻土》1993年第1期52-57,共6页黄以职 郭东信 赵秀锋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青藏高原特殊的自然地理和地质环境给风沙作用创造了十分有利的内外营力,造成了青藏高原多年冻土区广泛的沙漠化。风沙堆积使多年冻土层上限强烈下降、温度升高、冻土层退化。冻土的退化又进一步促使沙漠化的发展,造成冻土区环境变化的...
关键词:青藏高原 冻土 沙漠化 环境 影响 
青藏公路风火山垭口盆地融冻泥流阶地初步研究被引量:15
《冰川冻土》1993年第1期58-62,共5页郭东信 黄以职 赵秀锋 
融冻泥流是该区主要的斜坡冷生地貌过程之一。本文根据对垭口盆地WS坡12级融冻泥流阶地两次(1984,1990年)地面调查及动态观测资料分析,认为融冻泥流形成和蠕动是地表暂时溪流、重力作用、以及活动层双向冻结挤压共同作用的结果。
关键词:融冻泥流阶地 地形 盆地 
晚更新世以来昆仑山区黄土沉积及其气候记录被引量:9
《冰川冻土》1993年第1期63-69,共7页赵秀锋 郭东信 黄以职 张宇田 
昆仑山区黄土沉积是高原隆升和晚更新世末气候转于的产物。黄土沉积所记录的气候波动表明,本区气候变化具波动剧烈、降温频繁、冷期明显等特征。根据黄土气候记录和冰缘现象等分析,本区24000aB.P. 以来的气候变化历史可分匀为5个或细分...
关键词:黄土 沉积 气候 昆仑山区 晚更新世 
区域中的水分状况分析
《干旱区地理》1991年第3期40-44,共5页赵秀锋 杨志红 
水分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内农业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本文以干湿线为基础分析了水分状况在区域中的动态变化.应用干湿线可以确定农作物的最佳生长区域、水分不足区不同作物生长期所需补充的田间灌溉用水量.并可作为区域农田用水灌...
关键词:干湿线 水分状况 水分动态 
青藏公路沿线风砂堆积的成因及其环境意义被引量:10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1991年第4期61-69,共9页赵秀锋 
青藏公路沿线发育着三个时期的风砂堆积物。其成因主要是寒区特殊的表生作用——广义的寒冻风化作用。盖砂层对于辐射平衡、热量平衡、水份状况、植被条件、冻土生存以及其本身和相邻地区的环境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关键词:冻土学 风砂堆积 冷生过程 环境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