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占祥

作品数:49被引量:411H指数:1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化石晚中新世甘肃临夏盆地兰州盆地哺乳动物更多>>
发文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发文期刊:《人类学学报》《沉积学报》《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科学通报》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甘肃临夏盆地牙沟地区椒子沟组底部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4期284-316,共33页王伴月 邱占祥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资助。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03年在甘肃临夏盆地牙沟附近的椒子沟组底部发现的小哺乳动物化石,计3目13科17个属。这个小哺乳动物化石群是中亚和东亚典型的渐新世组合。其中的14属(约为总数的82%)是亚洲渐新...
关键词:甘肃临夏牙沟 晚渐新世 椒子沟组 小哺乳动物化石 
甘肃临夏盆地椒子沟组上部满散村小哺乳动物群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2期123-141,共19页王伴月 邱占祥 王世骐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资助。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15年在甘肃临夏盆地东乡县满散村附近的椒子沟组上部首次发现的6属10种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4个属(Sinolagomys, Litodonomys, Heterosminthus和Yindirtemys)已知最早出现于晚渐新...
关键词:甘肃临夏满散村 晚渐新世 椒子沟组 小哺乳动物化石 
甘肃临夏盆地中新世鬣狗科一新属新种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2期81-116,共36页Henry GALIANO 曾志杰 Nikos SOLOUNIAS 王晓鸣 邱占祥 Stuart CWHITE 
美国科学基金会(编号:DEB-1257572);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Frick博士后项目2013-2016;美国怀俄明恐龙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纽约Maxilla and Mandible有限公司资助。
非洲土狼(Proteles cristatus)是鬣狗科中牙齿最为退化的一个种类,与其他化石及现生鬣狗物种粗壮的碎骨型牙齿形态截然不同。它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上新世,但尚缺少中间过渡形态的化石记录,以致生物学家对这一罕见的食蚁性食肉目动物...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中晚中新世 鬣狗科 土狼亚科 
豪猪化石在临夏盆地的新发现被引量:2
《古脊椎动物学报》2020年第3期204-220,共17页王伴月 邱占祥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430102)资助。
近年来,在甘肃临夏盆地又发现了4件豪猪类的头骨化石,它们属于Hystrix的一新种,被命名为短吻豪猪(Hystrix brevirostra)。该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大,头骨相对较低宽,吻部和齿隙较短,较短的鼻骨的后缘为向后凸的弧形,其后端约与泪骨相对...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柳树组 早上新世何王家组 豪猪科 
甘肃和政晚中新世许氏鼠(啮齿类:鼠科)头骨化石
《古脊椎动物学报》2020年第2期120-133,共14页王伴月 邱占祥 李绿洲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430102);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放课题(编号:183116)资助。
描述了甘肃临夏盆地晚中新世柳树组中采集到的一件鼠亚科具下颌骨的头骨和数节颈椎化石(IVPP V 16288)。该头骨代表许氏鼠的一新种,被命名为亚洲许氏鼠(Huerzelerimys asiaticus sp.nov.)。这是许氏鼠头骨的首次发现。其主要特征是:个...
关键词:甘肃和政 晚中新世 柳树组 许氏鼠 鼠亚科 
记甘肃广河晚中新世祖熊头骨化石(英文)被引量:4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4年第3期265-302,共38页邱占祥 邓涛 王伴月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科技先导专项(编号:XDB03020104);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编号:2012CB821906);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730210)资助
记述了一件与下颌咬合在一起的完整的祖熊头骨化石。化石发现于甘肃临夏州广河县槐沟村柳树组地层中上部,其层位与时代为新近纪灞河阶/期的晚期,距今约8 Ma。对比研究表明,该头骨与目前所有已知熊类祖先类型都不同,应为一新种,定名为Urs...
关键词:中国 晚中新世 祖熊 大熊猫 
甘肃东乡首次发现熊亚科化石——龙担哺乳动物群补充报道之二(英文)被引量:4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9年第4期245-264,共20页邱占祥 邓涛 王伴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73021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项目(编号:KZCX2-YW-120)资助
2006年作者在和政县发现了两件产自东乡龙担动物群的熊类化石:一完整下颌(HMV1422)和一个咬合在一起的头骨及下颌(HMV 1454)。熊类系龙担哺乳动物群中未曾描述过的新成员。这两件标本虽然有少许不同,但都和李亦征(1993)所记述的沂南熊Ur...
关键词:甘肃东乡 上新世 早第四纪 龙担哺乳动物群 熊亚科 分类 
内蒙古二连浩特呼尔井组的大哺乳动物化石被引量:4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9年第2期85-110,共26页王伴月 邱占祥 张全中 吴丽君 宁培杰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730210)资助
记述了近年来采自二连浩特附近呼尔井组中的大哺乳动物化石:Hyaenodon sp.,Metatitan sp.,Aprotodon lanzhouensis,Symphysorrhachis?sp.,Cadurcodon houldjinensis sp.nov.和Entelodon gobiensis。新种Cadurcodon houldjinensis的主要...
关键词:内蒙古 晚始新世 哺乳功物 
Machairodus horribilis Schlosser,1903头骨材料记述被引量:2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8年第4期265-283,共19页邱占祥 史勤勤 刘金毅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730210);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20);科技部基础性工作专项(编号:2006FY120300)资助
Schlosser于1903年根据不明地点的零散牙齿所创建的Machairodus horribilis种一直没有得到古生物学家们的认同。最近发现了产自山西保德的两个剑齿虎头骨及一件下颌。其中的ml和M.horribilis者在大小和形态上都非常接近,据此把上述新材...
关键词:中国山西保德 晚中新世 剑齿虎 
步林在甘肃党河流域塔奔布鲁克地区的早期工作记录-经典脊椎动物化石地点与现代地层框架的解译被引量:11
《古脊椎动物学报》2008年第1期1-19,共19页王晓鸣 王伴月 邱占祥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编号:KZCX2-YW-12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编号:4073021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编号:2006CB806400);中国科学院海外杰出青年学者基金(编号:2004-2-4);美国国家科学基金(编号:EAR-0446699)资助
1931-1932年博格·步林在甘肃省西部塔奔布鲁克地区(又名党河地区,位于肃北县城西南)首次发现丰富的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步林在塔奔布鲁克盆地中部燕丹图沟中找到三个小哺乳动物化石异常丰富的层位。三个层位紧靠在一起,其中产出的哺...
关键词:甘肃 青海 古近纪 新近纪 哺乳动物 生物地层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