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临夏盆地

作品数:41被引量:258H指数:8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邓涛邱占祥王伴月方小敏王世骐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干旱区资源与环境》《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临夏盆地中新世一可能的新犬熊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4年第2期156-164,共9页江左其杲 高源 阿尔伯托·瓦伦西亚诺 鲁丹 王世骐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Ke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of China(No.2023YFF0804501);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Grant No.42102001);the R+D+I project PID2020-116220GB-I00 funded by the Agencia Estatal de Investigación of the Spanish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Innovation(MCIN/AEI/10.13039/501100011033/);the Research Group UCM 910607.
报道了甘肃临夏盆地具体产地未知的一件犬熊下颌。该下颌展现出进步的牙齿特征,与过去发现于欧洲以及南亚的马德里犬熊Magericyon近似。这件犬熊化石指示东亚的犬熊多样性比以往认知的更高,但还需要更多具有明确层位信息的犬熊化石来进...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犬熊科 马德里犬熊 
甘肃临夏盆地牙沟地区椒子沟组底部的小哺乳动物化石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4期284-316,共33页王伴月 邱占祥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资助。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03年在甘肃临夏盆地牙沟附近的椒子沟组底部发现的小哺乳动物化石,计3目13科17个属。这个小哺乳动物化石群是中亚和东亚典型的渐新世组合。其中的14属(约为总数的82%)是亚洲渐新...
关键词:甘肃临夏牙沟 晚渐新世 椒子沟组 小哺乳动物化石 
甘肃临夏盆地沙蚺化石重建沙蚺科中新世亚非大陆扩散史被引量:1
《化石》2023年第2期79-80,共2页
沙蚺(Eryx)是一类体型短粗,行动迟缓的地栖蛇类,属蚺超科(Booidea)沙蚺科(Erycidae)。它们喜欢将自己全身埋在沙土当中,只露出眼睛和鼻孔,以躲避高温和天敌,并伺机捕食路过的蜥蜴、鼠类和小型鸟类。沙蚺属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干旱地...
关键词:大陆扩散 超科 干旱环境 甘肃临夏盆地 蜥蜴 中新世 蛇类 鼠类 
甘肃临夏盆地椒子沟组上部满散村小哺乳动物群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3年第2期123-141,共19页王伴月 邱占祥 王世骐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资助。
记述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一野外队于2015年在甘肃临夏盆地东乡县满散村附近的椒子沟组上部首次发现的6属10种小哺乳动物化石。其中4个属(Sinolagomys, Litodonomys, Heterosminthus和Yindirtemys)已知最早出现于晚渐新...
关键词:甘肃临夏满散村 晚渐新世 椒子沟组 小哺乳动物化石 
甘肃临夏盆地韩集北山滑坡群致灾特征与稳定性评价被引量:6
《地质通报》2023年第2期460-468,共9页汪美华 李勇 裴叶青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青藏高原东缘古滑坡复活机理与早期识别研究》(批准号:41731287)。
2018年8月24日,甘肃省临夏县韩集镇北山出现明显裂缝、局部下滑并形成滑坡群,紧邻坡脚和坡体上的房屋、基础设施遭到破坏。滑坡群在降雨、地震等影响下存在继续滑动的可能,对集镇和省道交通安全具有潜在威胁,因此开展滑坡群稳定性评价...
关键词:临夏盆地 北山滑坡群 致灾特征 稳定性评价 成灾机制 强降雨 
副竹鼠(拟速掘鼠亚科,鼠超科)一新种在甘肃临夏盆地的发现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4期271-277,共7页王伴月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和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26000000)资助。
西北大学的野外考察队于2018年5月在甘肃广河县下杨湾附近的柳树组岩层的地表采得一啮齿类头骨的前部。该头骨的基本形态符合副竹鼠(Pararhizomys)的属征,但个体要比该属现已知的种都小,可能代表副竹鼠类一新种,命名为小副竹鼠(Pararhiz...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 柳树组 拟速掘鼠亚科 副竹鼠属 
甘肃临夏盆地中新世鬣狗科一新属新种被引量:1
《古脊椎动物学报(中英文)》2022年第2期81-116,共36页Henry GALIANO 曾志杰 Nikos SOLOUNIAS 王晓鸣 邱占祥 Stuart CWHITE 
美国科学基金会(编号:DEB-1257572);美国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Frick博士后项目2013-2016;美国怀俄明恐龙国际有限责任公司和美国纽约Maxilla and Mandible有限公司资助。
非洲土狼(Proteles cristatus)是鬣狗科中牙齿最为退化的一个种类,与其他化石及现生鬣狗物种粗壮的碎骨型牙齿形态截然不同。它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上新世,但尚缺少中间过渡形态的化石记录,以致生物学家对这一罕见的食蚁性食肉目动物...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中晚中新世 鬣狗科 土狼亚科 
豪猪化石在临夏盆地的新发现被引量:2
《古脊椎动物学报》2020年第3期204-220,共17页王伴月 邱占祥 
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22);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批准号:41430102)资助。
近年来,在甘肃临夏盆地又发现了4件豪猪类的头骨化石,它们属于Hystrix的一新种,被命名为短吻豪猪(Hystrix brevirostra)。该种的主要特征是,个体大,头骨相对较低宽,吻部和齿隙较短,较短的鼻骨的后缘为向后凸的弧形,其后端约与泪骨相对...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晚中新世柳树组 早上新世何王家组 豪猪科 
甘肃临夏盆地库班猪属(猪科,偶蹄目)一新种(英文)被引量:2
《古脊椎动物学报》2019年第2期155-172,共18页侯素宽 邓涛 
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编号:XDB26000000);中国科学院前沿科学重点研究项目(编号:QYZDY-SSW-DQC0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1872005,41430102);国际伙伴计划(编号:GJHZ1885)资助~~
描述了甘肃省临夏盆地麦大地点库班猪类化石的一件部分破损的头骨标本,建立了库班猪属的一个新种--小库班猪(Kubanochoerus parvus sp.nov.)。新种个体较小,与K.massai和K.minheensis类似;颊齿较宽,与K.massai类似;其他进步的特征如增...
关键词:临夏盆地 新近纪 猪科 利齿猪亚科 库班猪属 
甘肃临夏盆地中新世发现胡兀鹫类新种
《化石》2016年第4期80-80,F0003,共2页李志恒 
胡兀鹫类与秃鹫类被统称为旧大陆鹫,尽管它们在鹰形目里并不构成姐妹类群。丰富的化石证据显示旧大陆鹫广布于北美中新世到晚更新世的地层中:相比之下早期鹫类化石在旧大陆的发现却寥寥无几。
关键词:甘肃临夏盆地 中新世 兀鹫 新种 化石证据 晚更新世 大陆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