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石证据

作品数:144被引量:458H指数:12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生物学更多>>
相关作者:刘武邢松吴秀杰靳建辉赵方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更多>>
相关期刊:更多>>
相关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东南沿海稻作农业于2800 cal.a B.P.后广泛发展:来自福州盆地芝山遗址的微体化石证据
《第四纪研究》2025年第1期296-305,共10页黄永俊 左昕昕 戴晖 林峰 邹亚菲 靳建辉 任琳 林映君 谢辉 周桂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7407和42477478);福建省科技厅公益类重点项目(批准号:2023R1041)共同资助。
稻作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使采集渔猎者转化为农业生产者,从而深刻地改变人类社会。尽管东南沿海地区稻作农业早在7500 cal.a B. P.已经出现,但由于缺少低地平原,其稻作农业直到3000~2000 cal.a B. P.之后才开始广泛发展。较晚的稻作农业的...
关键词:稻作农业 植硅体 硅藻 海平面 闽越国 
当古生物遇上古典神话
《当代学生》2024年第17期26-27,共2页王雨楠 
古生物是一门严谨的自然科学,它是地质学与生物科学的交叉学科。古生物学家不断地用新发现的化石证据告诉我们,在过去的38亿年中生命是如何演化的。而古典神话是早期人类在面对无法解释的各种自然现象时,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
关键词:交叉学科 古生物学家 早期人类 生物科学 自然现象 地质学 自然科学 化石证据 
寒武纪大爆发——来自贵州的化石证据
《古生物学报》2024年第2期125-138,共14页杨兴莲 殷宗军 赵方臣 王德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62003,42330209,41962002);贵州省科技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20]4Y241)联合资助。
寒武纪展示了生物演化和生态创新最为关键的一段历史,在此期间发生了后生动物快速的辐射性演化事件,被称为“寒武纪大爆发”。近四十年来,基于寒武纪特异埋藏生物群的大量研究为解密寒武纪大爆发具体过程、主要动物类群起源与生态演化...
关键词:寒武纪大爆发 布尔吉斯页岩型生物群 生物演化 贵州 
生命的起源
《儿童故事画报》2024年第12期2-3,共2页
根据地质学家的测算,地球约有长达45.4亿年的惊人历史。化石证据显示,地球上最早的生命形式是小而简单的单细胞微生物,它们在约35亿年前出现。在最初的10亿年间,地球是一个荒凉的“沸腾之境”——到处是火山和陨石坑。大气中即使可能有...
关键词:单细胞微生物 陨石坑 生命的起源 地质学家 地球 化石证据 
世界恐龙博物馆 从骨骼化石了解恐龙
《科学世界》2023年第9期80-91,共12页中作明彦 郑文杰(翻译) 
巨大的恐龙在地球上持续繁盛了约1.6亿年,直到因一颗巨大的陨石撞击地球而灭绝。这些从地球上消失的庞然大物留下了化石证据。恐龙是什么样子的?它们是如何生活的?让我们通过世界各地博物馆展出的珍贵骨骼化石标本一探究竟吧。
关键词:博物馆 恐龙 地球 化石证据 
小兴安岭“前寒武纪”风水沟河群的形成时代及其构造意义:来自锆石U-Pb年代学及古生物化石证据
《世界地质》2023年第2期230-244,共15页李小玉 冯志强 张虔菡 杜兵盈 张铁安 王瑶 张佳音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2272251,42072230,41602235);博士后基金(2019M66106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2013CB429802)联合资助。
为探明中亚造山带东段兴安地块的基底属性及岩石组合,笔者选择以小兴安岭地区前人划定的前寒武纪风水沟河群为研究对象,通过岩相学、锆石LA-ICP-MS U-Pb年代学及古生物化石等分析方法,对风水沟河群的岩石组合、形成时代及成因进行了详...
关键词:小兴安岭 风水沟河群 变质杂岩 锆石U-PB定年 
铁杉属的起源、扩散与传播——基于化石证据被引量:1
《地球环境学报》2023年第1期9-26,共18页肖良 王宏宇 国丽妍 李相传 孙楠 夏孝远 王佳楠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872017);长安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300102272206);现代古生物学和地层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开放课题基金(183125);陕西省早期生命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211827200366)。
铁杉属是松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典型的北美—东亚间断分布特征。关于该属的起源、扩散与传播,目前存在较多的争议。本次研究收集了亚洲铁杉属大化石记录,整合了铁杉属花粉记录,获取地质历史时期该属在中国的分布,推测该属的起源和传...
关键词:铁杉属(Tsuga) 化石记录 植物古地理学 哈萨克斯坦 北大西洋陆桥 
猫科动物的分类——分子系统学框架和化石证据被引量:1
《动物学杂志》2023年第1期1-29,共29页张凯 沈雪丽 刘凯怊 姜皓 江左其杲 
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No.42102001)。
猫科动物的演化关系传统上一直是富有争议的,这很大程度上造成了猫科在属一级的分类众说纷纭。新兴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为我们理解猫科动物的系统发育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回顾了近些年来的猫科分子系统学研究,以Johnson等(2006)和李钢等(20...
关键词:猫科 演化 分子系统学 化石记录 
现代人出现和演化的化石证据被引量:2
《人类学学报》2022年第6期1069-1082,共14页邢松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20YFC1521500)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B类)(XDB260000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872030)。
近年来,新材料的发现、新测年结果的更新以及分子生物学的加入,刷新了关于现代人在各主要区域出现时间、在迁徙扩散中与古老人群的交流模式、晚更新世晚期现代人演化复杂场景等方面的认识。本文梳理了关于现代人出现和演化路径的主要化...
关键词:现代人起源 生物人类学 智人 年代 分子生物学 
东南沿海地区7500年前水稻种植的微体化石证据被引量:5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2022年第12期2403-2415,共13页左昕昕 戴锦奇 吴卫 靳建辉 葛威 王银平 任琳 林映君 裴瑶瑶 谢辉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42077407,T2192954,41771241);福建省社科项目(编号:FJ2019B013);福建师范大学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编号:IRTL1705)资助。
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福建地区是农业和人口从亚洲大陆向台湾岛及东南亚岛屿等地区传播和迁徙的重要节点,对其早期农业出现的时间及其与区域环境背景关系研究是理解海岸带古人地关系演变的关键.文章对位于东南沿海地区闽江下游的大坪顶遗...
关键词:水稻 植硅体 福建 海平面 大坪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