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晓松

作品数:31被引量:31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更多>>
发文主题:社会建构哈贝马斯技术哲学民主逻辑进路更多>>
发文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社会学更多>>
发文期刊:《自然辩证法研究》《中国科技博览》《西部学刊》《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从人性化到工具化——论芒福德的生命技术被引量:2
《哲学分析》2020年第5期164-176,199,共14页郑晓松 
通过批判工具主义人性论,芒福德廓清了技术与人性之间的复杂关系,提出了生命技术的概念,认为生命技术源自人的丰富潜能的释放和表达,是一种人性化的技术。生命技术以人的生活为中心,涉及文化、审美、艺术和发明等,具有多元属性。随着人...
关键词:芒福德 生命技术 单一技术 巨机器 
网络谣言的哲学反思
《商业2.0(经济管理)》2020年第3期0139-0140,0142,共3页郑晓松 
摘要: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各种相关的网络谣言甚嚣尘上。面对网络谣言,必须始终站在实事求是的辩证唯物主义立场, 坚持明辨之,笃行之的理性精神,培养大胆假设,小心求证的科学态度,如此,网络谣言就会不攻自破。
关键词:网络谣言 实事求是 理性精神 科学态度 
服务型制造: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方向
《现代商业》2018年第13期44-46,共3页郑晓松 
近年来,我国制造业面临创新能力不足、品牌知名度不高、制造成本上升等诸多困难,顺应全球服务型制造业发展潮流,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信息技术,不断拓展产品的价值链,是我国制造业转型的基本方向。
关键词:制造业 服务型制造 转型 新型信息技术 
社会塑形技术的三种路径被引量:5
《哲学分析》2017年第5期145-156,共12页郑晓松 
技术的社会塑形论立足于社会学的研究范式,围绕技术与社会的关系问题,形成了三种理论流派:(1)以托马斯·休斯代表的技术系统论;(2)以拉图尔为代表的"行动者网络"理论;(3)以平奇和比克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技术的社会塑形论开启了技术哲...
关键词:技术 社会 建构主义 经验转向 
学术不端行为刍议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科研》2017年第1期319-320,共2页郑晓松 
无。
关键词: 
互联网与技术创新——以“创客”为案例
《经营管理者》2016年第12期15-16,共2页郑晓松 
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今天,随着"开源硬件"和"开源软件"的日益普及,技术创新开始从实验室走向社会,依托互联网,以"创客"文化为代表的社会化技术创新在创新模式方面已经发生重大转变,俨然成为当今时代技术创新的新潮流。
关键词:互联网 技术创新 创客 众筹 
民主的技术化——晚期资本主义的民主之殇
《西部学刊》2016年第13期5-8,共4页郑晓松 
科学技术成为第一位的生产力是晚期资本主义的重要特征,科学特别是技术在社会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就政治层面而言,其后果是技术及其规则不断侵蚀甚至扭曲资本主义的民主政治,早期的代议制民主出现技术化的倾向,公共领域的民主原则让...
关键词:民主 晚期资本主义 科学技术 科层制 
社会和谐:从贫富分化到共同富裕
《中国领导科学》2016年第S1期171-175,共5页郑晓松 
一、社会和谐:理论与现实我们党提出的和谐社会理论,直接来源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人类终极美好社会——共产主义的有关论述。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将共产主义理解为人类未来的和谐社会,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
关键词:共同富裕 资产阶级旧社会 阶级对立 成员需要 收入分配 亿万富豪 基尼 沿海地区经济 产业分工 东南沿海 
企业管理与技术创新
《中国经贸》2016年第8期96-98,共3页郑晓松 
企业管理在注重行政效率的同时,更应兼具以人为本、尊重员工的思想和原则。人性化的管理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激活和培育员工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为企业各方面的创新特别是技术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企业管理 以人为本 创造性思维 创新 
技术滥用的哲学反思
《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14期276-277,共2页郑晓松 
现代技术是一把双刃合剑,本质上具有潜在的危害性,对技术的滥用导致当今世界人与自然关系的失调。通过建立健全技术活动的社会规范机制杜绝技术滥用,推动技术的合理化,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技术 和谐 合理化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