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勃

作品数:5被引量:2H指数:0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主题:潮剧遗存潮汕话古汉语苗瑶语更多>>
发文领域:艺术语言文字文学更多>>
发文期刊:《岭南文史》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5
视图:
排序:
正字戏的来源及其鲜为人知的历史隐曲
《岭南文史》2017年第1期55-63,79,共10页陈勃 
(一)正字与明代官话 1.明本潮州戏文里的明代官话 1975年广东省潮安西山溪明墓出上了手抄古本《刘希必金钗记》。剧本写作的年代,注明于第四出左边装订线附近,一行草书写的是“宣德六年六月十九日”,
关键词:正字 《刘希必金钗记》 历史 1975年 广东省 官话 明代 明墓 
潮剧源流新证——兼与《潮剧史》一观点商榷
《岭南文史》2016年第1期66-75,共10页陈勃 
潮剧与弋阳腔的关系,是潮剧史研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逍遥天:"考高腔出于弋阳,潮音班的前身正音戏,也出于弋阳。"持"出于弋阳"观点的还有王起、流沙、张伯杰,持反对或商榷意见有筱三阳...
关键词:弋阳 前人研究基础 戏曲研究 目连戏 扫窗会 白字戏 金花女 三国戏 珍珠记 联曲体 
潮剧史失落的一环新证
《岭南文史》2014年第3期33-36,共4页陈勃 
一、潮剧的形成与发展:兼收并蓄并多次融合创新 潮剧又称潮州白字戏,这是由正字戏和白字戏相对称而得名,正字即正音也即官话,白字即当地方言即潮语。出土文物显示,明宣德年间(1426-1436年),潮汕地区即出现以官话为主杂有潮州方言的...
关键词:潮剧 《刘希必金钗记》 失落 出土文物 1975年 潮州市 融合创新 兼收并蓄 
潮剧史上的三次变革与创新
《岭南文史》2012年第3期14-16,共3页陈勃 
一、潮剧是南戏的活化石萧遥天在1948年撰写《潮州志·戏剧音乐志》的时候,在明本潮州戏文尚未出土的条件下,通过考察正音戏、西秦戏、外江戏、秧歌、关戏童、倒掉吹手、傀儡戏、纸影戏、舞狮等戏曲元素的基础上,断定潮剧的前生为正...
关键词:变革与创新 潮剧 1948年 戏剧音乐 清代中叶 历史资料 活化石 正音 
潮汕话底层语言中的苗瑶语遗存初探被引量:2
《岭南文史》2011年第1期19-22,共4页陈勃 
潮汕话中的底层语言,存在不少苗瑶语遗存,表现为,现代潮汕话方言中存在着不少与现代苗瑶语的同源词和词头,还有一些特殊的语言特点。这些现象,有的进入古汉语典籍,有的在方言土语里边广泛使用,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关键词:语言特点 苗瑶语 潮汕话 遗存 日常生活 同源词 古汉语 现代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