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曲体

作品数:55被引量:74H指数:4
导出分析报告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相关作者:田联韬周景春赵冬梅王泽远李昂更多>>
相关机构:沈阳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音乐学院广西艺术学院更多>>
相关期刊:《民族艺术研究》《黄河之声》《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更多>>
相关基金:山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山西省软科学研究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10
视图:
排序:
柳琴戏的本腔及板式
《剧影月报》2023年第2期69-70,共2页徐飞 
柳琴戏的板式和腔体结构非常独特,它既不能用板腔体,也不能用联曲体和“复合体”来加以归属。它的音乐总体架构应该由本腔、色彩腔和民歌小调三个部分组成。由于受到柳子戏的影响,早期的柳琴戏唱腔也是有近似板腔体和联曲体(曲牌联套)...
关键词:民歌小调 联曲体 板腔体 柳琴戏 柳子戏 腔体结构 唱腔结构 复合体 
滇昆概述
《戏曲研究》2023年第1期221-238,共18页赵嘉福 赵嘉禄 
被人们誉为“云南山茶花”的滇剧,是云南各族人民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也是中国戏曲剧种中的一个大剧种。它是由中国戏曲“板腔体”中与秦腔同属“梆子系统”的“丝弦腔”、与京剧同属“皮黄系统”的“胡琴”“襄阳”三大类在滇剧唱腔中...
关键词:戏曲剧种 地方剧种 民间曲调 联曲体 板腔体 成分构成 中国戏曲 滇剧 
天津时调与临清时调异同浅考被引量:1
《音乐生活》2022年第5期9-13,共5页张若琦 
据现已出版的著述可知,中国传统说唱音乐可按历史渊源、表演形式、伴奏乐器、曲调风格以及演唱特点分为鼓词、弹词、牌子曲、琴书、渔鼓道情、杂曲、走唱、板诵八类。因说唱音乐惯由词、曲两部分结合而成,故其与文学的关系不可谓不密切...
关键词:说唱音乐 天津时调 伴奏乐器 中国传统音乐 联曲体 演唱特点 板腔体 牌子曲 
综合运用中西方理论方法分析藏族传统音乐曲式结构被引量:8
《中国音乐》2017年第3期28-37,共10页田联韬 
中国传统的音乐结构分类概念,虽能确定乐曲的基本结构形式,但忽视了局部结构的微观分析。本文结合中西方音乐曲式分析的方法,分析藏族传统音乐的曲式结构。
关键词:藏族 传统音乐 曲式结构 单曲体 联曲体 曲牌体 
昆曲小知识2
《东方文化周刊》2016年第30期38-41,共4页姜晓燕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具备)。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宋代...
关键词:曲牌体 歌舞音乐 联曲体 唱赚 唐宋时代 伴奏乐器 怀鼓 脚凳 排鼓 脚鼓 
昆曲小知识
《东方文化周刊》2016年第26期50-53,共4页姜晓燕 
昆曲的伴奏乐器,以曲笛为主,辅以笙、箫、唢呐、三弦、琵琶等(打击乐俱备)。昆曲的音乐属于联曲体结构,简称"曲牌体"。它所使用的曲牌,据不完全统计,大约有一千种以上,南北曲牌的来源,其中不仅有古代的歌舞音乐,唐宋时代的大曲、词调,...
关键词:曲牌体 犯调 联曲体 集曲 歌舞音乐 唱赚 唐宋时代 伴奏乐器 
瑞昌采茶戏声腔音乐发展的探讨被引量:1
《影剧新作》2016年第2期175-178,共4页王小芳 周光武 
瑞昌采茶戏是赣北的一个剧种,其声腔抒情柔美,音乐旋律动听有吸引力,被誉为"糯米采茶"。它颇受群众喜爱,"生命力"强,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发展。一、发展状况分析(一)声腔来源瑞昌采茶戏声腔音乐和黄梅戏一样,均为"六句头"的形式,前后四句...
关键词:青阳腔 滚调 杂调 板腔体 赣北 联曲体 板式结构 民歌小调 润腔 舞台语言 
中国传统音乐中的联曲体结构分析被引量:2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2016年第1期63-75,共13页赵冬梅 
中国传统音乐的结构分析是传统音乐形态学和传统音乐旋律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节选李西安教授负责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项目《中国传统旋律学》的"曲式篇"。其中的联曲体结构分析章节由本人负责完成,此处受篇幅所限进行了大量...
关键词:联曲体 并列式 主插式 板腔 
凤台小戏的生存与发展
《戏友》2016年第1期19-25,共7页于小军 
山西省和顺县位于太行山中段,晋属乐平郡,隋始改曰和顺。这里不仅有大家耳熟能详的牛郎织女的传说故事,也流传着鲜为人知的古老独特的地方小剧种——凤台小戏。凤台小戏距今已有500余年的历史,素有"太行山上一枝花"之称。有诗曰:"凤山...
关键词:凤台小戏 乐平郡 传习所 凤仪亭 传说故事 占花魁 万户 太行山上 祁太秧歌 联曲体 
潮剧源流新证——兼与《潮剧史》一观点商榷
《岭南文史》2016年第1期66-75,共10页陈勃 
潮剧与弋阳腔的关系,是潮剧史研究中争议最大的问题,也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观点是逍遥天:"考高腔出于弋阳,潮音班的前身正音戏,也出于弋阳。"持"出于弋阳"观点的还有王起、流沙、张伯杰,持反对或商榷意见有筱三阳...
关键词:弋阳 前人研究基础 戏曲研究 目连戏 扫窗会 白字戏 金花女 三国戏 珍珠记 联曲体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