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永毅

作品数:7被引量:37H指数:3
导出分析报告
供职机构:福州大学更多>>
发文主题:钛阳极氧化物涂层活性尺寸稳定氧化还原反应更多>>
发文领域:金属学及工艺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发文期刊:《材料热处理学报》《中国有色金属学报》《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更多>>
所获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检索结果分析

署名顺序

  • 全部
  • 第一作者
结果分析中...
条 记 录,以下是1-7
视图:
排序:
不同Hf含量IrO_2-HfO_2涂层电极材料的电容性能
《材料热处理学报》2013年第12期155-160,共6页刘雪华 张静 王欣 邹琦 陈永毅 朱君秋 颜琦 唐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104031;11374053);福建省发改委重点项目(0180829034);福建省教育厅项目(JA11017);福建省科技厅项目(2013J01175)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Ti/IrO2-HfO2二元氧化物涂层电极。通过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不同Ir/Hf配比涂层的结构特征;采用循环伏安(CV)方法分析了不同电极涂层的比电容、"内/外活性"及电极稳定性,并初步讨论了电极稳定性与涂层结构间的关系。结...
关键词:IrO2-HfO2 电极 电容 涂层 
热处理对Ru-Ti-Ir-Ta四元氧化物涂层组织结构的影响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10年第9期1782-1787,共6页陈永毅 王欣 邵艳群 唐电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3Z325);福建省重点科研资助项目(2007I002)
采用热分解法制备Ru-Ti-Ir-Ta四元金属氧化物钛阳极涂层。通过XRD、SEM、EDX和HRTEM等测试手段分析不同温度下钛阳极涂层的物相组织结构、晶粒大小、组元分布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在500℃获得的涂层物相主要由等轴状的Ti基(Ti,Ru,Ir)O2...
关键词:Ru-Ti-Ir-Ta四元氧化物涂层 钛阳极 纳米材料 热处理 
不同方法制备的Ru-Ti-Ir-Ta/Ti四元涂层钛阳极的比较被引量:6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第10期1843-1847,共5页陈永毅 唐电 邵艳群 王欣 
国家"863"项目(2007AA03Z325);福建省重大科研专项
采用热分解法和Sol-gel法,制备了具有三明治涂层结构的Ru-Ti-Ir-Ta/Ti四元金属氧化物钛阳极。采用XRD和SEM方法分析了涂层的相组织结构特征,通过Tafel曲线和循环伏安曲线的测试研究并比较了涂层的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
关键词:热分解法 SOL-GEL 钛阳极 电催化活性 
析氯析氧组合涂层钛阳极的研究被引量:13
《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2009年第7期1214-1218,共5页陈永毅 唐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472002);福建省重大科研专项(2005HZ0l)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具有三明治结构的钛阳极,即在钛基材上先被覆Ti70%-Ru30%(摩尔分数,下同)氧化物底层,然后被覆Ir70%-Ta30%中间层,最后被覆Ti70%-Ru30%氧化物表层。通过XRD、电极电位、极化曲线、循环伏安、强化电解寿命等试验方法...
关键词:三明治结构 钛阳极 活性 强化寿命 
Ru-Ti和Ir-Ta不同组合涂层钛阳极的组织形貌被引量:15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2009年第4期689-694,共6页陈永毅 王欣 邵艳群 唐电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资助项目(2007AA03Z325)
采用热分解法在500℃制得Ru-Ti和Ir-Ta不同组合涂层的钛阳极,通过XRD和SEM测试手段分析阳极涂层的显微形貌和相组织。结果表明:Ti/Ir-Ta/Ru-Ti的涂层物相为IrO2和金红石结构的(Ti,Ru)O2、(Ru,Ti)O2;Ti/Ru-Ti/Ir-Ta的涂层除有上述物相之...
关键词:Ru-Ti Ir-Ta 钛阳极 组织形貌 
四元钛阳极涂层制备方法与失效特点被引量:5
《福建工程学院学报》2008年第6期663-666,共4页陈永毅 唐电 邵艳群 王欣 
国家"863"项目(2007AA03Z325);福建省重大科研专项(2005HZ01)
采用热分解法和sol-gel法制备了Ru-Ti-Ir-Ta/Ti四元金属氧化物钛阳极,采用XRD对比不同阳极涂层的相组织结构,通过SEM观察不同阳极失效前后的显微形貌,讨论了不同阳极的强化失效特点。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阳极涂层相成分都以(Ir,Ta)O...
关键词:钛阳极 热分解 Sol—gel 显微组织 失效 
离子渗氮中的反应扩散与渗氮速度被引量:2
《福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1年第2期58-61,共4页陈永毅 邓光华 
根据夏立芳和Jost的反应扩散模型 ,选择典型材料 ,通过改变渗氮饱和条件获得不同表面化合物相组分 ,计算出氮原子在γ′相中的扩散系数Dγ′.结果表明 ,离子渗氮时 ,Dγ′ 约为α相中的 1/ 10 ,是气体渗氮时的 2 5倍以上 ,在实验上验证...
关键词:离子渗氮 反应扩散 扩散系数 渗氮速度 渗层状态 生长动力学 渗氮机制 
检索报告 对象比较 聚类工具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